張家界民族
節(jié)慶習俗
更新時間:2018-03-19 12:11:38 來源:yxfuhua.cn 編輯:okzjj.com 已被瀏覽
次 查看評論
(十一)節(jié)慶習俗
【社巴節(jié)】 又稱“舍巴節(jié)”,土家族古老的宗教祭祖節(jié)日,通常在立春后第五個戊日舉行。節(jié)日那天,主持節(jié)日者之房族不分男女老少、排成長隊,敲鑼打鼓,吹起土號,放三眼炮、鞭炮,由“梯瑪”領隊來到社場。隊伍中還有一個頭戴爛草帽、身披土花被面的人,由四個人抬著進入社場。相傳這人是祖先,他后邊跟著一個拿掃帚的人,邊走邊掃,傳說祖先戰(zhàn)死后其尸體長了蛆蟲須清掃。跟在后面的人群,由族長帶領,一路吆喝,領唱人每唱一句,眾人齊聲吶喊:“干哉!干哉!啊喂!……”和聲整齊,地動山搖。祖先抬到社場時,又是一陣鑼鼓聲、鞭炮聲、土號聲。廟內老人跪在地上迎神讓坐,然后燒香敬神。敬神畢,由主祭人帶隊在坪場里圍成圓圈,跟隨鑼鼓聲,跳起擺手舞,由“梯瑪”唱祖先來源的古歌。這時站在坑兩邊觀看熱鬧的人站滿山頭。這天的活動稱叫“小社”,第二天的活動稱為“大社”。這天分三次活動,每次均先敬神,后表演歌舞,唱歌內容轉向農業(yè)生產活動過程,期望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到黃昏時,主祭的長輩們整理衣冠,磕頭,并吹起土號,放火炮,送神回山,社巴節(jié)結束。通常參加節(jié)日活動的還有外來唱戲、玩魔術、打千秋、表演武術的人,以及做生意買賣的人。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過小年】 臘月二十三日晚祀灶神,次日宴飲,名為“團小年”。預作各色食物,互相饋贈。
【過趕年】 土家族人最隆重的節(jié)日是過趕年,即按農歷比漢人提前一天過年,月大在臘月二十九晚上過年,月小在臘月二十八晚上過年。據(jù)說明代嘉靖年間,土家先民正準備過年,朝廷突然下了圣旨,調湖廣土兵前往江浙抗倭。為了使馬上就要奔赴抗倭戰(zhàn)場的這批土家官兵過了年再走,就提前一天過年。清代《光緒龍山縣志》曾載:“土人度歲,月大以二十九日為歲,月小則二十八日。相傳前土司出軍值除夕,令民間先朝度歲,后遂以為常”。現(xiàn)在,土家族人過趕年時,遠離家鄉(xiāng)的親人也要回家。全家男女老少都要同桌吃“團年飯”。團年飯用甑子蒸,并將坨子肉、粉絲、白菜、蘿卜等煮在一起吃,叫“煮合菜”。據(jù)說當年土家官兵一起過年,人數(shù)眾多,只有架甑子蒸飯。肉也沒有時間切細,只好砍成坨坨。至于其他的白菜、蘿卜更沒時間切細、分炒了,只好放在鍋里煮成合菜,后來稱為“賀菜”。吃團年飯時,要關著門,不讓外人進來。半夜子時以后就開始吃,吃到天亮,預示來年越來越興旺。
【搶年】 即在限定的時間里搶先放鞭炮,土家族人認為,誰家搶到年,就意味著搶了幸福、豐收和吉祥。其搶年的時間不在大年三十的子夜零點,而是聽拂曉雞鳴。誰家的鞭炮在雞鳴第一聲之時炸響,就表示他家已搶到了年,其余各家亦紛紛燃放鞭炮,以求分搶一些好年成或福氣。最先搶到年的家庭歡呼雀躍,并跑到碓屋,舂碓三下,推磨三轉;再跑到豬欄邊,喚三聲豬,跑到牛欄邊,喚三聲牛;然后跑到谷倉邊,敲三下倉門,以示將搶得的“年”引到家中轉一轉,以求今年五谷豐收、六畜興旺、家人大吉大利。
【調年會】 土家族地區(qū)民間大型的社會交際和祭祀節(jié)會習俗,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舉行,會期3至7天。節(jié)日開始時,先祭祀祖宗神靈,會畢,表演龍燈、獅子、彩船、蚌殼燈、跳擺手舞,包括“闖駕進堂”、“紀念八部”、“兄妹成婚”、“民族遷徙”等歷史歌舞及原始的舞蹈“茅古斯”等。晚上,巫師頭戴鳳冠,身穿羅裙,手舞銅鈴寶刀,在臺上念咒。念畢,點燃篝火,男女青年盛裝同歌“擺手”。節(jié)日期間,男女青年進行接觸,可尋找其意中人。大型“調年會”每隔數(shù)年舉行一次,單日開始單日結束,日期也是奇數(shù),此又興“大擺手”、“小擺手”,則日期多為3天,規(guī)模較小,以跳擺手舞為主,多于其他表演活動。
【鬧年鑼】 民間春節(jié)一種娛樂活動。解放前,幾乎每個村寨都各有一套鑼鼓,正月初三以后,處處可以聞到鑼聲。其樂器組合是:一面鼓、兩付鈸、一至二面班鑼、數(shù)面鑼。以鼓點指揮,一般是擊鼓四點,即“咚——咚、咚、咚”,鑼聲落在第四點上。當數(shù)面大鑼齊鳴時,聲音宏亮,震徹山谷。舊有囤鑼習俗,兩村對峙,日夜擊鳴,以堅持時間長者為勝,有達半月之久的。
【守歲】 至除夕日易門神,貼門聯(lián),張燈結彩,凡什物具貼楮錢,城市于黎明,鄉(xiāng)村于午后俱備盛饌祀天地祖先,入夜,用大樹蔸(暗喻下一年會養(yǎng)大年豬,吃大豬頭)燒旺火,全家圍著火炕守“三十夜”,深夜洗腳,求得來年財喜興旺;并掃火床36道,以表示來年莊稼地里不長野草。
【賀年】 元旦張燈結彩,長幼盛服,具茶酒焚香拜天地神畢,擇吉時燃鞭炮,出門外向吉方三揖,隨拜土地祠,謂之出行。還拜父母及尊長,繼乃拜謁族戚鄰友。自元旦(正月初一)至元宵互相慶筵,叫請春酒。戶戶門前貼春聯(lián),家家屋內貼年畫。民間的花燈、獅子燈、龍燈、三棒鼓,走村串寨巡回演出。
【鬧元宵】 元宵節(jié)又名“上元節(jié)”、“燈節(jié)”。民國時期,民間的龍燈、獅子燈、花燈、三棒鼓從正月初一玩到十五止。1980年恢復元宵活動,由人民政府文化局、文化館主持。自此,張家界市每年正月,特別在元宵這天城內各單位門前張燈結彩,十字街上空懸掛走馬燈,大街小巷燈火輝煌。城郊附近各鄉(xiāng)的花燈、獅子燈、三棒鼓等從白天到黑夜,在城內各處巡回演出。進城看熱鬧的人摩肩接踵,全城沉浸在鑼鼓鞭炮聲中。
【花朝】 農歷二月十五日為“花朝”。其習俗名稱、時間、形式乃至內容均與湖北、江西相似,這與客家因緣息息相關。改土歸流后,朝廷任命的流官和客家人大量遷入,所以許多習俗保留中原地區(qū)的諸多特色,它和中原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二月十五日這天,其習俗傳統(tǒng),以男女青年郊游踏青為主,與古時洛陽“二月二”習俗“士庶游玩”相近。故當?shù)刂两襁€留下風趣的“喔麥子兜”(客家方言,意為麥子培土)之說,實為青年男女在郊外談情說愛時,偶遇熟人問起的托詞。與客家民歌唱的“茶樹打籽叮當叮,茶樹底下好談情,萬一有人來相問,兩人假作拈茶仁”一樣。現(xiàn)民間還有“二月不撿花手巾(情人信物)”的禁忌。
【清明節(jié)】 節(jié)日的前三天起至節(jié)后的四天內,子孫們?yōu)閼{吊祖先都到祖先墳前掛“清明吊”、焚香、燒紙錢,并以酒、肉、飯、菜祭奠。清至民國時,由同姓族長主持召開“清明會”、吃“清明飯”。直到現(xiàn)在人們仍沿舊習。
【三月三】 農歷三月初三又稱“扎蛇眼”,流行于各民族中,民間認為蛇的生活習性是:“三月三,蛇出山;九月九,蛇進土。”每年九月九重陽節(jié)后,蛇進入冬眠,次年驚蟄開始復蘇,農歷三月三出洞,人們便有三月三開始防蛇的習俗。此俗源于傳說。古時,有兩條毒蛇精,常出來害人。玉皇大帝得知后,于三月三日派神仙下凡斬蛇精,蛇精躲在磨眼里,神仙順手拿起一糯米粑粑塞住磨眼,將蛇精堵住。婦人尤重此俗,民諺云“三月不吃粑,蛇咬婦人家。”土家族民間沿襲此俗者有二:①屆時家家扯嫩蒿葉拌糯米做粑粑吃,故諺語云“三月三,做起粑粑扎蛇眼。”②在頭年臘月,打糍粑時,家家戶戶打茶盤大的特型糍粑,浸于缸中,等到三月初三時烤著吃。其意是開春入夏山區(qū)常有毒蛇出沒,咬傷人畜。所以用特型糍粑將蛇孔堵住,不讓蛇溜出傷人,使村寨人一年中出入勞作,平安無事。
【四月八】 每年農歷四月初八為浴佛日,是土家人大節(jié)日。屆時,家家戶戶辦酒肉,祭祀祖先,接親邀友,大宴賓朋。其他民族也過四月八。節(jié)令傳統(tǒng)有二:一是牛王節(jié),相傳遠古時代,耕種全靠人力拉,十分辛苦。有一年的四月初八,春耕大忙時,天上降下一頭神牛,眨眼間幫人耕種一大片,秋后獲得豐收,人們過上了好日子。神牛還給凡人留下了子孫,從此人們有了耕牛。為感謝神牛,人們便把每年四月初八定為牛的生日,讓牛休息,并給好的吃,以作紀念。二是嫁毛蟲的日子。四月初八正值萬物復蘇的春季,毛蟲(泛指一切農林害蟲)將出來危害莊稼。人們將兩條長紙條貼成十字形,中間畫一太極圖,四方寫著“時逢四月八,毛蟲今日嫁,嫁出青山外,永不入我家。”紙“十字架”貼在屋內中柱上,意在祈求毛蟲遠去,不在農家危害。
【端午節(jié)】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各戶于門庭懸菖蒲、艾蒿,包粽子相互饋送。飲雄黃酒,并以雄黃涂小兒面部,屋內外灑雄黃驅除蛇蟲。女婿到岳父家拜節(jié)。河內龍舟競渡,鑼鼓喧天,憑吊愛國詩人屈原,給競渡者以食物叫做“賞標”,競渡者拼力爭先叫做“搶標”。
【浴百草湯】 土家族地區(qū)一種歲時節(jié)令習俗。此俗多在端陽節(jié)演示,其俗主要是祛不祥。到了端陽節(jié)那天,土家族百姓要將雄黃碾成粉末狀,在小孩子的頭上(前額)、手心和腳心上涂上雄黃粉,相傳如此可以辟瘟疫和毒蛇。另外,要上山采集各種野草,洗凈,帶回家來,與水燒熱,全家進行沐浴,此熱水謂之“百草湯”,相傳用百草湯淋浴,可保不長瘡疥。在土家人心中,五月是“惡月”,穢邪之氣盛行,故需加以防范。清光緒年間《化山縣志》載:“五月‘端午’,懸艾于門,飲菖蒲酒,以角黍相遺。研雄黃點小兒頭上及手足心,云‘辟疫’。采百草煎湯,男女澡洗,云辟瘡疥。”
【六月六】 土家族地區(qū)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明史》記載,明洪武初年,茅崗土司王覃后,因不滿朱元璋妄殺功臣,聯(lián)絡湘鄂邊境48峒土司起兵,朝廷派楊璟、周德興前來“平剿”。經七年征戰(zhàn)覃后戰(zhàn)敗被擒,并解押京城。洪武帝見其背上有龍紋,問他是刺畫的還是生成的,覃答是生成的。帝不信,令剝皮視之,果如此。覃后被害后,帝愧,令將其皮置龍座3天,以謝天意。覃后遇難那天是六月初六,故成為土家族的重大紀念日。這一天,各民族,特別是土家人,都翻曬衣物,稱“曬龍袍”。
【七月半】 土家族于農歷七月十二日開祭,祭時,要將祭品(酒肉飯菜)擺于大門外的階沿上,家中男女老幼按男左女右的順序依次跪于門前祭祀,謂之“迎祖”,其祭祀儀式如同歡迎從遠地而歸的生者,除跪拜之外,尚需呼喚先祖進家過節(jié)。到七月十四日晚上,仍拜于門前,如歡送回天的形式,謂之“送祖”。每年農歷七月初一至十五日,稱“七月半”。相傳是亡人的節(jié)日。每到七月初一,陰司放假半月,讓亡靈回家省親,至十五日趕回陰司,在豐都陽竹街趕“盂蘭大會”,所以,每到七月,人們就不出遠門,也不刮胡須,怕祖人回來會不著,不認識。同時,多擺酒肉,插筷子敬祖先。至十三或十四日晚,在門外燒紙錢,作為給祖先來年的費用。
【中秋節(jié)】 土家族不興賞月,漢人稱之“守月花”,吃月餅則是土漢共有的習俗。土家人過中秋別有特色。他們披著明媚的月光,去冬瓜園里偷瓜,給無生育之夫婦“送子”、凡婚后三載無育,親鄰則主動在中秋之夜,更深人靜,悄悄去冬瓜園,無論是誰家的,皆可偷摘。園主明知不糾。將冬瓜裹于襁褓之中,送到無生育夫婦床上。送,有兩種禮儀,一是當夜偷偷捎去;一是乘轎子,鳴鑼吹號擊鼓繞街巷送去,意取瓜瓞連綿之兆。這種習俗,取于伏羲兄妹坐葫蘆成親,創(chuàng)造人類的神話傳說。竹枝詞唱:“生育艱難暗帶愁,鄉(xiāng)鄰送子賀中秋;冬瓜當做兒子耍,喜得閨人面帶羞。”
【重陽節(jié)】 每年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俗諺云“要喝重陽酒,土家寨子走。”人們多采菊,佩茱萸攜酒約伴登高。
【冬至節(jié)】 冬至是白族的一大節(jié)日,且長達約一周時間。一般分兩階段進行,在冬至節(jié)前二三天,各姓支房開始祭禮活動,由支房族長主持,殺豬宰羊,承辦酒席。祭祖那天,大開祠堂門,族內男丁子孫不論居住遠近,富貴貧賤、年齡大小,都身穿本民族服裝,帶主祭品,到祠堂參加祭禮,共進晚餐,共議族內有關事宜,并作出決定。二是冬至節(jié)后幾天,在縣城總祠舉行合族大祭祖,時間三五天不等,由各支房派代表參加,舉行告祖儀式,氣氛莊嚴,同時公布祠內財物賬目,解決族內問題。新中國成立后祠堂田產歸公,祭冬至習俗已廢除。
【本主節(jié)】 本主即本境福主,是民家公認的一地之保護神。白族人信奉“本主”,各姓氏和各村寨都有其本主神,本主的生日即本主節(jié)。各本主生日不在同一天,因此本主節(jié)也不是同一天。桑植白族聚居區(qū)共信奉18個本主神,紀念地有26處,故本主節(jié)有的一月內有幾個,屆時,各村寨的白族兒女都去祭奠本主神寺廟之地,載歌載舞,貢奉朝拜。附近群眾也去“趕會”,進行商貿物資交流。
|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編輯或轉載稿件,內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