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生活动态图_美女写真伦在线播放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_被夫上司持续侵犯7天

張家界文化

文物古跡(一)

更新時間:2018-03-19 12:10:12 來源:yxfuhua.cn 編輯:okzjj.com 已被瀏覽 查看評論
張家界旅游網 公眾微信號

(七)文物古跡
1.古生物化石   【芙蓉恐龍化石】 出土于桑植縣芙蓉橋鄉芙蓉橋村,故名。1970年7月,由湖南省405地質隊,會同中科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及古人類研究所專家發掘出兩架恐龍化石。其骨架長3米多,重150多公斤,無牙。又名無牙恐龍。經鑒定,系古龍亞綱槽牙齒恐龍中一新科新屬新種。距今2.1億年,譽稱“恐龍之父”。填補了中外古生物考古研究中的一項空白。在環繞發掘場的芙蓉橋、劉家坪、洪家關3鄉比鄰三角形紅壤丘陵區、方圓20多平方公里范圍內,這類化石呈窩狀分布,僅出土處水塘洛四周及下層,又發現4具化石骨架。1980年,被縣文管所封閉。已發掘的兩具化石骨架,分別陳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館及湖南地質博物館?!井吋疑?a class="insidelink" href="http://yxfuhua.cn/scenic/zjjjq/115346514.html" title="黃龍洞">洞化石點】 1979年在慈利龍潭灣鄉畢家村山內,發掘出第四紀化石5目13種。有獼猴、犀牛、貘、鹿、牛、羊、豬、豪豬、熊貓等化石,保存較好。如長臂猿左上第二乳齒,獼猴左右上齒,巴氏大熊貓第三左下門齒、左下齒,中國犀牛右下第三臼齒,巨貘左上第一、第三臼齒,鹿下顎骨、上下臼齒,斑鹿殘角,等等。1982年又在該發現第四紀古生物化石50余件?!倦u公洛化石點】 1978年在慈利熊家莊鄉雞公洛一溶中發現第四紀鹿、豬、羊等古生物化石,破壞輕微。內保存有完整的金絲猴下顎骨化石1具,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鑒定,是一成年母猴的化石,被定名為金絲猴丁氏亞種?!敬笫写逅?a class="insidelink" href="http://yxfuhua.cn/scenic/zjjjq/115346514.html" title="黃龍洞">洞化石點】 1984年在慈利杉木橋鎮大市村水井發現,山坐東朝西,高出地面約3米。內保存大量第四紀古生物化石。有犀牛、豪豬、巨貘、鹿、牛、羊等20余種,嚴重破壞?!俱涔牌簞X象門齒化石】 1979年12月2日,湘西自治州文物工作隊同大庸縣文化館等有關單位,在沅古坪公社桑木大隊老屋生產隊出土一劍齒象門齒化石(附照)。化石呈乳白色,微有粘性,高度損毀,其中一截長23公分,圓周38公分。劍齒象在動物類中屬長鼻目類。這類化石從地質年代上劃分,屬新生代第四紀更新世(更新世又分為上、中、下更新世。劍齒象長鼻目類化石,屬于下更新世),距今約一百萬至三百萬年。沅古坪劍齒象門齒化石的出土,對于研究大庸,乃至湘西遠古時代的物候、地質、地形等的變化,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化石今存自治州博物館。2.古遺址【古城堤遺址】 位于市西郵政大樓背后,澧水岸邊的臺地上,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寬約160米,面積約80000平方米,其北側是古時護城河道,現已與麓臺地相連,但仍可見其舊貌。古城堤文化遺物,很早以來就已暴露地表。1962年,省、州文物工作隊實地發掘考察,發現有古代文化遺層。文化遺物以陶系為主,主要是灰陶和紅陶。器物從口沿和足判斷,多為鼎、豆、鬲、盆、罐、壺和繩紋筒瓦、板瓦等,時代應為戰國。1980年6月,自治州文物工作隊在此遺址的下層又發現了有長方形的磨光石磷、打擊石片、割削器和石器半成品,并采集了一批泥質紅陶、泥質灰陶、夾砂灰陶、印紋硬陶等。紋飾有印紋(方格印紋、繩紋)、劃紋、弦紋、蘭紋、篾紋等。器形有折唇罐口器、折唇罐形器、圈足豆、鬲、鼎、碗、缸。由此內含可以斷定,此層文化應屬于原始社會晚期的文化遺存。古城堤文化遺址為我們研究澧水流域的古文化及大庸張家界歷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并將對研究長江中下游古代文明史有著深遠的意義。1962年,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為州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窘鹋_村遺址】 位于慈利縣蔣家坪鄉金臺村。地處澧水左岸二級階地,距澧水70米,面積約600平方米,1986年被發現。在距地表1.5米深的第四紀次生黃土層內采集到很多石器、石核等,皆為礪石原料。經考證,該遺址內涵豐富,體現從舊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時期文化延續,對研究湘北古文化發展序列,具有重要價值?!疚輬鎏镞z址】 位于澧水南岸慈利縣苗市鎮小沙村,1987年被發現,面積約450平方米。該遺址堆積厚約0.5米,采集的石器有石斧、陶片和大溪文化的泥質紅陶、夾沙瓦陶、素面等,器形有豆和釜。此遺址對研究澧水流域原始文化有重要價值?!捐崩茘忂z址】 位于慈利縣溪口鎮桃坪村澧水南岸,面積約700平方米,1986年被發現。文化堆積厚約0.7米,采集有屈家嶺文化的泥質黑陶、泥質紅陶、夾沙紅陶;紋飾有弦紋、鏤孔;器形有缽、杯、器蓋等,對研究湘北原始文化有重要價值。【康家溪遺址】 位于慈利縣巖泊渡星明村康家溪,1986年被發現,面積600平方米,文化堆積厚約0.7米。采集陶片有商代泥質黑陶、泥質灰陶;紋飾有席紋、云雷紋等?!鞠蟊亲爝z址】 在慈利縣甘堰鄉勤中村澧水北岸,1986年被發現,面積約250平方米,文化堆積厚約0.55米。采集陶片有泥質灰陶、灰沙紅陶;紋飾有乳釘紋、弦紋;器形有豆、鼎等。【樟樹塔遺址】 在慈利縣溪口鎮杜坪村,1986年被發現。面積約560平方米,文化堆積厚約0.5米。采集陶片有泥質紅陶、灰陶、黑陶;紋飾有乳釘紋、繩紋;器形有鼎、罐、釜等。為商周文化遺存。慈利縣同年發現的古遺址還有像市鎮龍新村大田遺址、龍潭灣鄉柳枝坪村柳枝遺址、勝嶺崗遺址等,出土的陶片、器物同屬商周文化遺存。其中柳枝遺址出土的文物與桑植縣朱家臺商代文化遺存類同,對研究湘西北土著文化有重要價值?!局旒遗_商周遺址】 1981年在桑植縣城朱家臺菜丘文化層遺址中發掘出商周時期陶器、陶片;在南岔月亮田采集到磨制石斧一件,呈梯形,雙面刀一件,呈弧形,皆為石灰巖制成。從器物形制上看,與湘西北、湘中、鄂西地區同時期商周文物明顯相似,其陶器特征以灰陶為主,繩紋、凹弦紋最常見,但也有如土家人服飾壓邊的“角尺紋”陶片。這是一具有土著文化特色和商周文化的技藝融合文物。朱家臺遺址的發掘,為研究大庸古代土著民族政治、經濟和文化提供了實物佐證?!景坠沁z址】 位于慈利縣城東約2公里的良種場。城址呈長方形,南北長350米,東西寬277米。夯土殘墻高21米,寬6米。今護城河遺跡尚存,寬10米,深2米。城址有大量繩紋筒瓦、板瓦、罐、缽等陶器。據史料記載,東周時期在此建白公城,西漢至南北朝,零陽縣治設于此。今城址保存較好?!敬裙每h治遺址】 秦始皇26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慈姑縣,隸黔中郡。明萬歷<慈利縣志)卷十“附古跡”載:“慈姑縣按舊志在邑北二十四都,今猶有城址在,瓦礫堆積,人咸呼為官塌云”。官塌在今蔣家坪鄉太平村?!境淇h及臨澧縣城遺址】 即今桑植縣城澧源鎮。原稱瓦窯崗,在澧水及其支流酉水交匯處。清乾隆《桑植縣志》卷之一載:“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充縣,東漢因之。” “充城即今桑植縣治”(據《中國歷史地圖集》和《湖南通志》)。清《直隸澧州志》亦稱:“充城,在(慈利)縣西240里,即今……桑植縣治。”清乾隆《桑植縣志》卷一又稱:“晉太康四年(283)省充入溇中,后復于充縣故址析置臨澧縣,以其側臨澧水,故名。”宋為安福寨,明置安福守備所。清雍正7年(1729)置桑植縣,以充縣及臨澧故治為城址。清同治《桑植縣志》卷首稱其日:“桑植,一小桃源也,垠僻且狹,山多重險……群冊跨立。”是依山傍水、風光秀麗的千年古城?!緶局锌h治遺址】 遺址在今慈利縣三官寺鄉三官臺。明萬歷<慈利縣志>卷十“附古跡”載:“溇中縣城,按溇舊志亡(無)其基,世傳在九溪西北,今訪邑治二十一都,三官壇畔有古城形跡,彼鄉人皆呼舊縣。按出歸州界,東經溇中縣,南至定平索口。今以地理觀之,則溇水實在此廢城之東,而定平索口居其南矣,必為;溇中縣故城也。”【大庸所城】 位于市區西十七公里處。因扼永順、茅崗要沖,故有“巴蜀門戶”之稱。大庸所城原名武口寨,建于宋真大中祥符3年(1010)。明洪武初,因“艱于運餉”,將設在永順司的羊山衛遷大庸地,改名大庸衛,治在武口。千戶武才,以大庸溪為名,建“周五百丈,廣二里二百八十步,高一丈”之衛城。(見《永定縣志》)至洪武23年,平夏德忠,“立舊永定衛于羊峰,分衛之征討,官軍以為守御,遂以大庸衛作所而名革矣。”(見萬歷《慈利縣志》卷十)據《一統志》載:晉置臨澧縣,縣治即此。漢光武建武二十五年(49),馬援征蠻至此,有感于南蠻之強悍,武溪之艱險,嘆詩曰:“滔滔武溪一何深,鳥飛不渡,獸不敢臨,嗟哉!武溪多毒淫!”大庸所城舊有城樓雉堞、教場、炮臺以及關廟、永寧寺、江南會館、大王廟等大型古建筑。但因歷朝建置廢改,治城遂遷于永定城,大庸所城漸致衰落。今存古城殘墻500余米,城墻寬14米,高3米左右,多為泥石結構。城中尚留部分舊街。寺宇建筑,或朽毀,或拆除,或改建,蕩然無一存留。城西武溪上有三拱武溪橋一座。沿河商賈店鋪比比猶存。可窺昔時之盛狀。大庸所城現為當地政府在城內興學校,開商店,修馬路,又在北郊花巖截澧發電,千年古城,重又煥發出新的光彩。【茅崗古市】 位于今市西40公里的永定區溫塘鎮茅崗村。方圓約五平方公里。茅崗地處澧水上游,壤接桑植,連通巴蜀,“凡食貨之通流,鄰境之協撥,永定其門戶也。”(<永定縣志>卷七)自大元至清,茅崗一直為覃姓土司世居之地。明季納土歸縣后,設千總一員駐此。據《鄉土志》載,茅崗司駐馬溪一帶,“向俱產鐵,運處客商,出資本收采。”加之桑植、茅崗等地盛產桐油、苧麻、棕片等土特產,多經此處集散,因而, “鐵爐鱗煽,商販不絕”,“商舶賈艘,往來絡繹,幾與大都市等。”茅崗古市,臨澧水而建,木樓毗鄰,街巷縱橫,商號、貨店、客棧、餐館處處可見,堪為大庸永定區西陲繁華鬧市。清時邑令郭六宰,曾作《宿茅崗》詩,盛贊其景,日:“今夕茅崗月,風流應獨看。三更初上嶺,一榻自生寒。山勢層層斷,河聲處處灘。欣瞻流外士,沐浴襲衣冠。”明洪武初,慈利宣慰使覃后反明,朱元璋遣楊景、周德興征討。【九溪衛城】 位于今慈利江埡鎮九溪村。明洪武23年設九溪衛,同年筑城。清康熙時,迭修完善。陳宗瀛《九溪衛志》載:“衛城筑于宋索口寨遺基之上,周九里十三步,高丈八尺,門四,皆有樓。北門外濠塹四百八十丈,東西南三門以溇水為濠”。今衛城殘存南北兩門及部分明代房屋建筑,北城墻及其濠溝大部尚存。【上峒長官司衙遺址】 今桑植上街鄉政府駐地,距縣城西45公里,是桑植一向氏土司治所。據<柿溪州志)和清乾隆<桑植縣志>載:(柿溪州首任宣撫使)向克武,其先系南京珠市街汪閣土地人氏,于北宋建隆三年(962)奉調平柿溪蠻,功授柿溪軍民宣撫使職,于斯地設衙建城。明永樂二年(1404),傳至9世紀仕金卒,仲賢、仲舜、仲貴三子爭襲;宣德四年(1429)旨諭其分襲上、中、下三峒長官司使。仲賢于柿溪司治任上長官司使,下傳15世,歷24代計774年,至今已逾千年。”司治座北朝南,傍山襟水,塊石壘墻,木構板房,沿澧水南源高岸呈條狀布局,青石街道近700米,是土家風格建筑群,清末民初被毀。現辟為集鎮,附近有向克武以下土司墓葬19冢?!局嗅奸L官司衙遺址】 先后營建于桑植鹽井塘和永順堡子溪。鹽井塘,土語稱“車革”,在上街鄉長嶺崗,距縣城50公里,明宣德4年(1429),向仲爵于此建中峒司署,下傳9世至向世賢,其“思車革土瘠民多,日后子孫難以斯基域”,將司署改為官廳,留擺手堂為祭地,令向忠明守此,移司治于今永順縣官壩鄉堡子溪。治所清季平為農田,城垣遺跡依稀可辨?!鞠箩奸L官司治遺址】 在桑植縣兩河口鄉下街,距縣城西北25公里,由向仲貴創建,襲12世306年。清雍正改土歸流后,仍于此建巡檢署衙,設義學直至清末。城垣南北座向,北依龍頸山,澧水南源自西南環城逶迤東流。一色木構房宇,呈“丁”字布落,長1公里,寬500米,占地近2公頃,其勢巍峨壯觀。民國初年被毀。舊址由向氏后裔建住宅,逐成一寨,基本保持街道狀。近郊有向化龍等土司墓葬10座,保存尚好?!纠纤境沁z址】 即桑植地方軍民宣慰司署址,在縣城北50公里荒溪、今沙塔坪鄉茶盤口村官屋場,乃向姓另一支土司古城。 <宋史>載:紹興七年(1137),“湖廣靖康以來,盜賊盤踞……獨向思勝等5人親號溪歸朝,誓掌防拓,卒能保境息民,授湖廣桑植等處軍民宣慰使職,約束苗民,擁有上下桑植地”。向于景炎4年(1279),在澧水北源上游右岸茶盤口筑城,即老司城。襲4世至向仲山,因地處偏僻,遷署舊司城?!九f司城】 在桑植縣城北25公里處的今兩河口鄉舊街。是建于元代的土司古城。因向思勝曾孫向仲山于元朝元統3年(1335)調征有功,官授湖廣桑植軍民宣慰使,頒印篆賜袍帶虎符,官束土酋苗民,管理上、下桑植兼轄施州三里軍民。同年冬遷此建衙。司城座北朝南,依山襟水,座落澧水中源北岸臺地,衙呈條狀布落,東西長500米,南北寬近百米,為木構屋宇,封火磚墻,青石街道、氣勢巍峨的古建筑群,襲20世至向時昌,因“昌不務政事,驕奢縱姿”致“衙署傾廢”,長子向長庚遷司署新司城。雖經六百多載風雨,屋宇并啟,基舍尚存。40年代建民國軍糧站。司治東北5 N10公里利溪坪、涼水口一帶,有土司“官墳山”墓葬14座。【新司城】 在桑植縣陳家河鎮政府駐地,距縣城西北37公里。清康熙末年至雍正初期,由桑植軍民宣慰使向長庚奠基初創、其子向國棟竣工的一末代土司城。改土歸流后,永順府和九溪衛于此分設通判、守備分署及千總、把總等武官署衙,并于碑埡下河坪設練武場。城內設義學、建萬壽富,城北山建龍山寺。一度為治督桑植、龍山兩縣分署衙門,又是桑植“內半縣”政治文化中心和商埠口岸。此城位于澧水中源夾石河段“宏敞”處,座北面南,背依鳳凰山,前襟綠水河,建正、下街,正街東西長500米,駐官兵;下街南北長250米,居商民。是一丁字街道的巍峨坡型城廓。四周有八景:鳳嶺朝陽、龍山煙雨、古寺曉鐘、渡口垂楊、官潭夜月、鐵埠晴嵐、五云霽雪、夾石流泉。清乾隆《桑植縣志》載有文人詠景詩題。清末,因裁兵減餉,撤銷駐斯城署衙;民國5年(1916),又遭匪劫焚。新中國成立前后,群眾在古城址,沿街就勢陸新續修民宅,名稱新街?!径淼俪恰?又名天罡城,位于新司城后鳳凰山雞公咀山頂。系土酋尚俄蒂所建之土王城堡,故名。此城座北朝南,背依鳳凰山,雄踞400米高山之巔,是古木構筑的四方形城堡。占地2700平方米。關卡嘹暗設,擂石滾木常備。形勢險要,易守難攻。建于宋朝中期,毀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雖歷經300余年,1日址原貌尚存?!距囃了臼鹧门f址】 座落在桑植縣人潮溪鄉塔坪村衙門組,淡水支流牛寒溝右岸臺地上。元朝元正年間,由土司鄧鈞忠奠基、其長子師圣竣工,至今600多年。司衙座北朝南,占地6000平方米,有5柱4騎正廳瓦房2大間,左右為廂房,中間堡亭連構上下廳堂。曾為石門、慈利邊境政治中心,故地今仍稱衙門,鄧鈞忠父子后在雙獅(今屬白石鄉)強令土民,大興土木,興建官屋場。四周有騎馬墩、馬欄埡、九人堆等遺址?!景醉瞥恰?位于縣城東北75公里的白石鄉廖城村。于南宋建炎2年(1128)由土酋廖彥創建,故名廖城。【麻寮城】 位于桑植縣官地坪鎮槐樹洛,距縣城東北55公里。明洪武元年(1368),由土司唐涌興建署治,襲18世366年。此城座北朝南,前有小坪,后有“漢代漤中蠻”覃兒健在山頂營建的寮云寨,司署是石木結構的三進院堂,四周壘筑高4米、厚近l米青石圍墻,構造堅固,距今600余年,臺階完好,青石柱前門上所鐫“皇天土圣賢書可耕可讀;祖宗德父母恩當酬當報”聯句,筆力蒼勁。寮云寨頂有坪地3頃,7座小山環立,日“七星伴月”,為當地“風水寶地”。東南西三面臨深淵絕壁,僅3條險徑可通,易守難攻。城東南2.5公里處設煙火臺,西南1公里設鐘鼓口,北有跑馬坪。四周古木參天,為土軍操練兵馬處。明洪武2年(1369)改司署設“麻寮隘丁千戶所”,清雍正13年(1735),改土歸流廢此治所,但遺址基本保存?!敬髱r屋】 桑植、容美兩土司議和遺址,位于桑植縣五道水鄉七眼泉畔?!吨彪`澧州志》載:其“上有大巖屋可容數百人,下有七眼泉水流出……”因自然天成一高20米,闊畝余大石屋而得名。其內鐘乳石星羅棋布,垂懸其間,石屋外峭壁百仞,猿愁鷹驚;下臨七竅涌泉,漱玉噴晶,湍瀉東流。僅鑿一石徑盤旋其間溝通湘鄂邊境。地勢險陡,山川巍峨。桑植《向氏族譜》載:“桑植、容美二司世代聯煙,互為屏障。清康熙年間,容美司田曼如信讒言而致彼此仇殺數年。康熙五十年(1720)八月,田遣使求和,桑植司向國棟欣允,議定在此石屋建行署立神壇,擇同月十五日議和修好。屆時,田、向倆拜壇自責,對神發誓,并作文為盟。向日‘山高水長’;田日‘億萬斯年’。即令勒石鐫文于大巖壁上,還歡宴3日,各回本司。自此兩司永睦和好,姻眷往來無間。民國37年(1948),當地皮、汪人氏曾捐資鑿便道”。1973年修筑公路時,放炮拓道,將上述8個大字炸毀,但石屋遺址尚存。3.古文物【虎鈕镎于】 钅享于民國10年(1921)12月,桑植縣汨湖鄉黃河村劉秀樵在寮竹灣修碉堡時,發掘出土l對銅質虎鈕镎于。圓筒形,通高約70厘米,上部略大于下部,頂鑄虎鈕,紫光發亮,為古代巴人祭器。當時誤為金獅子,被大庸城防馮司令派其陳營長搶去。1979年在蔣家坪鄉長見村化子坡出土戰國青銅钅享于1件,頂部鑄立虎一只為鈕,通高52厘米,口徑21.6×18.6厘米,重8.5公斤。1982年,省文物鑒定小組將諄于定為一級文物藏品。1981年10月11日,永定區教字埡公社涼水井大隊黃世清等5個小孩,在興隆公社熊家崗大隊青天街生產隊三公包山頭發現裸露在外的陶壇及銅錢,經清理,出土一件虎鈕餑于,鋅于高54公分,上圍徑102公分,下圍徑66公分,重32.5市斤。盤首呈橢圓狀,腹部向下收縮作橢圓柱形,虎鈕遍飾龜紋?;⑩o前后左右,右側盤上分別飾人頭、魚、雞、彩船形狀的紋樣,叩之作銅鐘之聲。諄于,又名諄,系古代一種軍樂器,其鈕為懸掛之用。在戰爭中,擊餑以指揮進攻?!秶Z·晉語>云:“故伐備鐘鼓,聲其罪也;戰于錞于,丁寧,敬其民也”。韋昭注日:“錞于形如碓頭,與鼓角相和,丁寧者,謂鉦也”。《湖南通志》(卷末三四)引宋代洪邁《容齋續筆》說: “錞熙十四年(1187),在澧州慈利報王墓傍五里山堆蓋古彖也,其中藏古器物甚多。余玠宰是邑得一錞……虎鈕高一寸一分,闊寸二分,尾長五寸五分,重十三斤”。并傳有聶氏、楚氏、王氏者,也各藏一錞?!逗笔≈尽芬灿嘘P于虎錞的記載:“施南,長陽附近屢獲此錞,殊不可解”。徐中舒先生在<四川涪陵小田溪出土虎鈕镎于>中指出:“虎錞是古代巴人的典型器物。《后漢書》有關于巴人為虎圖滕的記載:“廩君死,魂魄世為白虎;巴人以虎飲人血,遂以人祠焉”?!缎U書》(卷十)也說,“巴祭其祖,擊鼓而祭,白虎之后也”。1983年春,在石門同時出土虎錞和巴氏劍,佐證了徐氏一說。從興隆虎錞圖案判斷,時限約在戰國與秦之間。經鑒定,興隆虎錞屬國家一級文物?!緫饑怠?1982年9月,由桑植縣城朱家臺退休教師朱芳宗獻出。經鑒定為戰國墓葬飾物。《爾雅·釋器》云:“肉倍好謂之璧”。璧呈灰白色,厚1厘米,內直徑7.5厘米。一面素面無紋,另一面飾旋渦紋,乃桑植出土文物珍品?!緫饑嚆~劍】 1982年10月22日,大庸城建隊民工在興建永定鎮天門山街時,挖得兩柄戰國青銅劍,其一,劍已從中部折斷,全長67公分,柄長11公分,最寬部位達6公分,重1斤7兩。劍身有銹斑,劍刃大部銹禿,但仍有光澤(見附照),另一柄僅余靠柄部一截,長23公分,已高度銹蝕。該劍出土于城西舊教場,原屬“古人堤”遺址。它是大庸從新石器時代走向青銅器時代的見證,亦是大庸古代征戰的見證。“永邑,昔之用武陵地也。”《永定縣志》據《巴志》載:秦滅楚后(時約公元前280年左右),至“周慎(靚)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惠王遣張儀、司馬錯……伐蜀,滅之。”大庸當時為楚國西陲,又是巴人活動的地域,故此劍可能為當時秦征蠻時的遺物。【唐代銅劍】 1975年8月,大庸縣(今永定區)大坪公社天門山采藥隊在天門山寺舊址出土一柄龍首帶銘七星銅劍,長80公分,重8市斤。劍身銹跡斑駁,中下部有一斷痕,劍身二側各有星七顆,歷歷可數。龍首為鏤空鑄造,口含寶劍,氣勢如生。柄上刻“天門山.玄帝祖”等字樣。經鑒定,系唐代遺物。據碑載:“自漢明帝尊崇儒道,始立寺觀于中朝”后,大庸建寺立廟之風大興。天門山寺建于唐代,后遷移廟址。此劍即在唐代時所建廟宇舊基之下出土,系當時建寺奠基之物。天門山銅劍的出土,反映了大庸當時高超的鑄造工藝,同時,為研究大庸佛教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經鑒定,此銅劍屬國家一級文物。【唐代銅塑】 1975年8月,大庸縣(今永定區)大坪公社天門山采藥隊在天門山寺舊址出土唐代銅觀音塑像2個,銅菩薩塑像2個。銅觀音各高25.5公分,一重2.9市斤,一重2.5市斤。二像內空,觀音盤腿坐蓮,右手微抬,左手持珠,臉型逼真,整體比例適當,頭、胸均有飾花。銅菩薩一高26公分,重3.1市斤,一高23公分,重2.7市斤,其造型、塑藝均很精致。大庸自唐時傳入佛教后,即在天門山建寺,并鑄瓦燒鍋,塑像冶劍。菩薩原為釋迦牟尼修行尚未成佛時的稱號,后來作為大乘教義修行的稱號。天 門山寺出土銅菩薩,銅觀音,對研究佛門 大乘教義有著極重要的價值。從鑄造工藝 看,它們代表了大庸唐時的最高水平。經 鑒定,該佛像為國家一級文物。 【五代陶壇】 1973年秋,于桑植縣城 東門城建時發掘出兩陶壇,經鑒定為五代 陶壇。其中一件是多角寶塔形,5級,紋 距3厘米,每級附尖角4只,縱向排列4 行,行底距14厘米,頂距8厘米,通高 27.5厘米。底徑10厘米,口徑7厘米。 無蓋,鐵青色、無釉。火候高,輪制飾弦 紋。另一件通高30厘米,壇身3級,上、 中2級,分飾以披麻戴孝、扶靈送柩及習 拳弄棍、操練武藝的人物圖案,下級素 面。底徑11厘米,頂徑8厘米,呈鐵青 色。無釉無蓋,火候高。 【宋代陶壇】 1981年秋,在張家界村 迎賓巖下荷池畔兩米深處,出土一陶壇。 高28厘米,口徑7.5厘米,底徑9.5厘 米。上塑三道荷葉花紋圈?;y圈上塑十 二個立體人物像。最上層花紋圈上,一邊 塑青龍,一邊塑白虎,都有穿眼,可作提 耳之用。中層及下層塑人物像,構思奇 巧,想象豐富,形態各異:或敲鑼鼓,或 吹笛彈琴,或唱歌跳舞,或攜兒帶女,或 打魚捉蝦,或飛鐮收割,富有濃郁的生活 情趣。經鑒定,此陶壇應屬宋代中期器 物,距今約九百年歷史。張家界開發歷史 悠久,漢時建朝天觀,明時建龍鳳庵,從 此香客紛至沓來。加之張家界風景奇絕, 吸引了天下游人光顧,一些商販乘機上山 交易,店鋪、客棧、櫛比鱗次而生。此陶 壇極有可能為當時商人所失。 【明宣德香爐】 永定區文化館藏有明 代宣德香爐兩個。其一為獅鈕宣德爐。爐 呈橢圓形,全高0.75公分,內空深0.5 公分,口徑24公分,15.7公分,四足鼎 立,底鐫“大明宣德年制”字樣;香爐上 塑獅鈕一對,工藝十分精細。其二為獸耳 宣德爐。全高0.92公分,口徑13公分, 下有四足,底鐫“大明宣德五年監督工部 官臣吳邦佐造”字樣。爐呈圓形,工藝較 為簡樸,無花飾,上沿有呈弦月狀獸耳一 對。兩爐鑄造時間相近,前約在1426年,后在1430年。大庸宗教史上,有道、佛、儒、基督諸教。漢代儒、道為盛,唐時佛教勃興。元時佛教一主蕭條,至明時又起。自永樂11年建普光禪寺后,一時佛剎林立,遍于全縣。此宣德銅香爐,即是當時崇佛之遺物,可謂鳳毛麟角。經鑒定,屬國家一級文物。

張家界旅游網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編輯或轉載稿件,內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分享到:

上一篇:報刊(一)
下一篇:體育(一)
復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