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歷史
乾隆
【乾隆】 元(1736)年,裁九溪協(xié)守備,設 都司。永定首任知縣武文郁,會同桑植、慈 利、沅陵、永順諸知縣,勘劃縣界,核定戶口、田糧。桑植建豐裕壩(上峒八節(jié)沖)水 庫,灌田3百余畝。乾隆二(1737)年,桑植 縣令張秉義奉文隨同常德府通判朱燕并慈 利、永定等縣令會勘縣界,各縣疆域始定。 同年六月,大水。乾隆五(1740)年,桑植縣 令張秉義于縣城增設義學1處,供孤寒兒 童入學。六月漲大水,桑植東陳崗等處水沖沙壓農田200多畝。乾隆十- (1746)年,春旱,五月苦雨。秋,羅塔坪水災,澧州知州何磷赴駐馬溪查看。乾隆十四(1749)年,桑植縣令馬世唃將上峒義學分設1館于下峒。后3年,新司城義學又分設l館于涼水口。乾隆十八(1753)年,永定知縣馬燧督修東岳宮、崇文塔和長灣至馬鬃嶺道路,并置涼亭。同年三月,永、慈、桑謠傳“官選秀女”,有女家競相送女就婚,官諭禁之,不能止。乾隆二十一(1756)年,桑植縣令鐘人文于縣城西隅建崇文書院,并教制筒車,改善農田水利,農民稱便;鄭楚平于縣城東正街設“云仙閣書店”,經(jīng)銷啟蒙讀物及章回小說。是年桑植查造稅糧戶口冊籍,全縣16685戶,72621人。乾隆二十六(1761)年,永定知縣郭六宰倡修“嵩梁書院”于縣城。乾隆二十九(1764)年,桑植大興水利,工程有:洪家關陂、龍當堰、金田堰、白馬堰,后四處在樂育坪(今谷羅山鄉(xiāng))境內。乾隆三十九(1774)年,桑植縣人高朝笏、王啟賢、張朝緩、羅延里等人捐資建造寶塔于城西,六方七級,高13米。同治六年復予維修。乾隆四十六(1781)年,春夏無雨,禾無收,谷價貴至每石2兩銀。乾隆五十(1785)年,大旱,麥稻無收。永定羅興民等倡修黎坪檔,灌田千余畝。乾隆五十- (1786)年六月十六日,大雨,茅巖河北岸之月駕山崩塌滑坡,壓死18人,澧水雍塞,自此茅崗至桑植航道中斷。桑植所產(chǎn)竹木桐茶等物無從外運,縣人受害達百余年之久。乾隆五十七(1792)年,桑植大溪人王家武,請石工開鑿葫蘆殼、魚潭口、潭口、三漤子等處凡40里棧道,至嘉慶十四年鑿成。從此南岔至陳家河這段、桑植至龍山及湖北之要道暢通,行人稱便。永順知府李國章獎以“積善之家”匾額。 |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wǎng)編輯或轉載稿件,內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