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生活动态图_美女写真伦在线播放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_被夫上司持续侵犯7天

市內資訊

獻給紅旗———關于歌曲《紅旗的傳說》的創作

更新時間:2017-12-09 12:49:45 來源:yxfuhua.cn 編輯:本站編輯 已被瀏覽 查看評論
張家界旅游網 公眾微信號 我一直不敢碰這個題材。黨旗、軍旗、國旗,她太沉重,她太莊嚴!她是一顆忠誠的種子,她是一團不滅的火焰。從上海嘉興到南昌城頭,從長征路上到天安門城樓,中華兒女蹚過長長的血河,前赴后繼地奮進,她的每一根經緯都流淌著中華兒女相擁相護的熱血,連接著中華兒女跳動的心。
每當仰望共和國飄揚的五星紅旗,賀捷生將軍眼里總是含著淚水。她的父親賀龍元帥認定了中國共產黨,認定了這面紅旗,她的鄉親、她的家族,在她父親的帶領下,為了這面紅旗,浴血奮斗!.
為了這面紅旗,賀龍元帥一家滿門忠烈,壯烈犧牲了5位親人。父親賀士道在為賀龍運槍途中被敵人刀劈而死;賀龍的弟弟賀文掌在和父親一道幫賀龍運槍的途中被敵人抓獲,被敵人用飯甑子活活蒸死;賀龍的大姐賀英,任湘鄂邊游擊隊司令員,電影《洪湖赤衛隊》韓英的原型,在一場戰斗中為掩護戰友,倒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下,一同犧牲的還有妹妹賀戊妹,共和國成立60周年之際,賀英被評為共和國建立犧牲的100名英雄模范人物之一;賀龍的妹妹賀滿姑是桑植縣游擊隊司令,在與敵人斗爭中不幸被抓獲,她寧死不懼,被敵人一刀一刀割死,敵人還把她的頭顱懸在城門之上,十日不許取下來……鄉親們冒死搶回她的尸體,把頭和脖子一針一針縫起來,世上只有用針線縫衣納鞋,誰曾見過用針線縫割斷的人頭!
為了這面紅旗,賀氏家族壯烈犧牲100多人!為了這面紅旗,賀氏鄉親壯烈犧牲1000多人!為了這面紅旗,桑植縣壯烈犧牲了10000多人!為了這面紅旗,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集團軍壯烈犧牲了100多萬人!為了這面紅旗,中華兒女壯烈犧牲了1000多萬人!
曾經用熱血染紅紅旗的人們,長眠在腳下的土地上,卻不曾見過一眼天安門城樓上那面飄揚的共和國五星紅旗!
賀捷生將軍的女兒賀來毅從美國留學歸來,懷里揣著兩個碩士研究生文憑。她歸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故鄉的山水中跋涉,自費搜集整理出版《永遠的祭典》,為紅旗下壯烈犧牲的賀氏家族幾名烈士整理名錄。
紅軍團長賀桂如參加過“兩把菜刀”起義,參加過北伐戰爭,參加過南昌起義,參加過桑植起義,參加過赤溪河大捷,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10月11日在桑植縣八大公山樟兒坪,賀桂如帶兵阻擊兵力數倍與己的敵人。戰斗從清晨打到黃昏,最后時刻,賀桂如躍上戰壕,端著機槍掃射敵人,高呼:為了下一代吃上大米飯,沖啊!敵人的槍彈瘋狂飛瀉,賀桂如身中七彈,站著壯烈犧牲,久久不曾倒下……當戰士們把賀桂如團長的尸體搶回來,用馬馱著交給賀龍時,賀龍抱著尸體,淚如雨下。依稀看到了多年前的那片天空,晚霞如火如血!穿著土白布襯衣,身中七彈的賀桂如,再不是一個個體的人,他已化成了一面血染的紅旗!
袁隆平用一顆種子,一粒大米,一種智慧,改變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甚至世界的命運。賀桂如為了一粒大米,用犧牲生命的代價,也是為了改變人民的命運。
黨旗、軍旗、國旗,都是革命先烈的血衣!賀桂如、劉胡蘭、夏明翰、董存瑞、黃繼光、王成……無數英雄的中華兒女前赴后繼,用自己的熱血染紅了民族復興的旗幟!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每當我仰望、凝視著飄揚的共和國五星紅旗時,前赴后繼的先烈影像在我的眼前浮現,歷史的吶喊在我的耳邊回蕩,時時提醒我們、警示我們、激勵我們,為中華民族的復興不懈地奮斗!
寫一首關于紅旗的歌是我們的責任。2010年9月上旬,我完成了《紅旗的傳說》歌詞,并由桑植縣縣委副書記王德光、宣傳部長郭鐵軍、副縣長李成提出了部分修改意見。
這個歌詞是紅色歌詞,要譜曲時便想到作曲家孟慶云,他是空政文工團的將軍,他的作品有《長城長》、《為了誰》、《想家的時候》、《當兵干什么》、《什么也不說》等等,請他寫再合適不過。他收到歌詞,很感動,打電話念給王莉聽。王莉是空政文工團一級女高音,全軍最年輕的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第五代《江姐》演唱者,她演唱的《紅梅贊》、《繡紅旗》、《茉莉花》傳遍了祖國大地。電話的兩邊,孟慶云、王莉都流淚了。平常孟慶云那樣忙,恰好這時有三四天空檔時間,要我第三天趕到北京。
我們趕到北京時,孟慶云老師和王莉老師早已訂好了飯等著我們,租錄音棚、配器、伴唱、合唱、樂隊、演唱、錄制等一應事務,都已準備好了。全部的錄音工作于兩日后完成,作品中,王莉聲情并茂的歌聲,感動著、震撼著我們的心靈。
《紅旗的傳說》所講述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是一個動人的傳說,是一個民族的足跡,是一個政黨的追求。我謹以此獻給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英勇獻身的紅軍團長賀桂如和無數的革命先烈,我愿用《紅旗的傳說》,與歷史,與未來,與后代永遠交談。
(作者系湖南桑植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張家界市文聯副主席,國家二級作家。)

張家界旅游網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編輯或轉載稿件,內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分享到:

復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