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概況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區概況——農業(四)
第四節 漁業 明、清至民國時期,境域人民利用山谷蔭冷、泥深不能耕種的田畝潴水為塘,或利用部分水源條件好的稻田飼養鯇、鰱、鯉幾種“家魚”及鯽、鰍等“野魚”。漁戶不多,捕撈產量不大。1949年,州境10縣水產品825.5噸,其中養殖產量203.7噸,江河捕撈621.8噸;塘庫養魚水面400公頃。 新中國成立后,州縣設置漁業管理機構,興建魚苗繁育基地,恢復發展稻田養魚,主攻小水面并積極開發大水面養魚。80年代后,市場經濟及科技興漁激發了農戶養魚積極性,網箱養魚、流水養魚、模式化稻田養魚、名特優水產養殖等在州境較快推廣,漁業生產進入持續發展時期。2005年,全州放養水面9.75萬畝,大水面開發1.261萬畝,網箱養魚6500口、面積20.39萬平方米,稻田養魚55.11萬畝,推廣名特優水產養殖面積910畝,水產品產量1.85萬噸,漁業產值達1.84億元。 一、魚苗繁育 青、草、鰱、鳙、鯉魚是州內主要的傳統養殖品種。新中國成立前由于沒有掌握繁殖技術,靠長途販運解決魚苗來源。1959年提出“鯉魚掛帥,青、草、鰱、鳙結合,就地繁殖,就地培育,就地放養”的方針,采取天然采卵與人工孵化并舉,發展魚苗生產。人工繁殖鯉、青、鰱、鳙魚苗先后獲得成功,從此結束魚苗依靠外地調入的漫長歷史。1958-1995年,在國家、湖南省水產局的支持下,先后興建國營魚苗魚種場(站)13處,面積47.5公頃。另有大中型水庫配套魚種場10處,面積23公頃;集體魚苗魚種場10處,面積11.7公頃,形成以國營苗種場為主體的魚苗魚種繁育基地。此外,建有特種水產養殖場1處,占地5畝,養殖水面2.8畝,先后引進繁殖推廣了中華鱉、美國青蛙、云斑鲴、斑點叉尾鲴、彭澤鯽的養殖技術。特種水產養殖的苗種在滿足州內供應的基礎上還銷往四川、重慶、湖北、浙江等地。 二、稻田養魚 據考,湘西自治州稻田養魚始于唐代,民國時期已遍及全州境域,但飼養管理粗放,科學技術落后,多屬“春放苗,秋吃種”的傳統養殖方法,畝產7~8公斤。 1965年,湘西自治州被列為湖南省“稻田及塘、庫養魚區”,重點發展稻田養魚。80年代,稻田養魚推廣“壟稻溝魚”和“溝凼模式化養魚”,開始改變了“人放天養,廣養薄收”的傳統養魚習慣。“溝凼模式化養魚”主要工程在開溝挖凼,溝凼面積占稻田面積的3%~4%之間,工程量不大,投資不多,效益好,群眾易于接受。 “九五”至“十五”期間,重點開發稻田模式化養魚和魚稻雙千工程。主要措施是:“堅持六改”,做到“六到位”。六改:改傳統平板式養魚為田凼溝模式化飼養,改單一品種為多品種合理混養,改投放水花為投放大規格春片或夏花魚種,改投放常規品種為投放優良品種,改單一生產成魚為成魚和魚種同步飼養,改人放天養為人工投餌精養。六到位:領導辦點示范到位,計劃落實到位,資金籌集到位,技術服務到位,種苗供應到位,工程質量標準到位。“雙千”工程即畝產稻谷1000斤,漁業產值1000元的稻田魚稻工程。繼之又發展成為在“雙千”工程基礎上的爭取田埂栽種瓜菜果增加收入1000元的“三千”工程。2001年,此工程在鳳凰縣齊良橋鄉三里灣村、吉首市矮寨鎮陽孟村、花垣縣窩勺鄉窩勺村等12個鄉鎮、17個村、39個村民小組、738戶農戶中實施,總計投入資金116.7萬元(其中州財政80萬元),投工4.54萬個,建成永久性魚池764個,完成稻田高效生態漁業面積1008畝,投放大規格魚種1.7532萬公斤,田埂栽優質果樹苗1.93萬株,魚池堤上種瓜豆、菜、生姜等,10月上旬,經省、州專家組隨機抽樣驗收3縣市3個試點共6.1畝稻田,共產鮮魚729公斤,稻谷2876公斤,平均畝產鮮魚119.5公斤、稻谷587公斤;漁業產值6683元,稻谷產值2989.8元,畝均1095元、610元,加上瓜菜總產值達13347.8元,畝均2192.6元,收到較好的效果。2005年,在全州55萬畝稻田養魚中,模式化稻田養魚發展到7.9萬畝,占稻田養魚總面積的14.3%。 三、池塘養魚 清宣統元年( 1909)《永綏廳志》載:“苗人喜食酸魚,于山谷中潴水為塘,購漢人魚秧蓄之,多鯇(即草魚)、鰱二種,富者雇苗童數人剁草以飼,有蓄至數十斤者。”民國時期,境域池塘養魚已較普遍,尤以城鎮郊區為多,養殖品種由單一的鯉魚發展到以鯉為主,兼及青、草、鰱、鳙、鳊魚等多個品種。 新中國成立后,隨著水利事業的發展,池塘水面增多,池塘養魚得到相應發展。1985年,各縣城鎮郊區出現“挖田改塘”養魚熱,全州10縣市郊區挖田改塘1145公頃,其中龍山最多,達366.7公頃。1995年,全州8縣市池塘養魚1257公頃,占可養水面78.9%。2000年,在國家漁業局支持下,6月6日從上海空運20萬尾羅氏沼蝦苗種至州,投放在10畝池中飼養。4個多月后,經驗收畝均產蝦98公斤,共創產值7.8萬元。 四、水庫養魚 1950-1956年,州內第一批小一、小二型水庫建成問世。因沒有經驗,水庫很少養魚,水庫水面基本任其荒蕪。1965-1980年,州境建成中型水庫11座,小一型水庫增至124座,小二型水庫增至609座,山塘1.5306萬口,水庫水面增至5200公頃。隨著水面的增加,逐步解決水庫養魚的欄設配套和水庫深水捕撈技術等問題,引進“趕、攔、刺、張”聯合漁法,使水庫養魚步入正軌。1995年,全州有中型水庫18座,小一型水庫126座,小二型水庫610座,水庫水面6253公頃,占全州總水面3.3606萬公頃的18.6%,普遍實行了庫魚的飼養。 水庫漁業的經營管理,采取水庫管理單位獨家經營、聯產承包經營、庫區群眾集資入股統一經營等方式。對大型垮界水面如鳳灘水庫采取統一規劃,按縣劃界,分割經營的方式,使水庫漁業生產出現良好的發展勢頭。 為了充分利用大水面養殖,專家認為進行銀魚移植是最有開發潛力的主要項目。2002-2003年,湘西自治州在鳳凰縣長潭崗水庫6000畝水面開展銀魚移植試驗,共投放銀魚卵2100萬粒。2003年開始捕撈,一次捕撈達15噸,產品達無公害食品要求,體色純正,規格整齊,全部外銷,創產值60萬元。這標志著湘西自治州銀魚移植試驗已獲成功,為湘西自治州大水面全面推廣銀魚移植起到了試驗示范作用。 五、網箱養魚 州境內網箱養魚由州畜牧水產局水產工作者1980年在古丈縣羅依溪茅坪庫灣水域試驗成功,引起各級政府和庫區群眾的極大興趣,得到迅速推廣。1982年,州境網箱養魚掀起高潮。古丈、保靖、永順、吉首等縣市的50多個國營、集體單位和個人,在鳳灘庫區投入資金30萬元、木材1萬余根,發展網箱養魚3.024萬平方米(1080口網箱),占湖南省網箱養魚面積的22.5%。其中古丈縣占全州網箱養魚面積的63.66%。1984年,在總結網箱養殖鰱、鳙魚的基礎上,發展網箱養殖羅非魚、鯉魚、草魚、鳊魚等給食性魚類獲得成功,為州內發展網箱養殖優質魚類總結了有益經驗。經過10多年的起伏發展,網箱養魚技術在州內的一些水庫得到推廣。2003年,重點推廣斑點叉尾鲴、鱖魚等名優魚類網箱養殖。2004年,全州共發展網箱養魚5860口、11.34萬平方米,產鮮魚2135噸,為湘西自治州農民增收,特別是庫區漁民脫貧致富發揮了積極作用。網箱養魚大戶不斷涌現。如吉首市河溪水庫養殖戶孫志全,2002年發展網箱40口,年產鮮魚4萬公斤,獲利10萬元。是年,永順王村鎮漁民成立了州內第一個養魚協會,發展會員64戶。該協會成立后,一是解決會員的貸款問題,以協會牽頭,到銀行申請貸款用于購買網箱、魚種、飼料等;二是抓魚苗魚種及網箱、飼料、魚藥等漁需物資供應;三是推廣科學養魚技術,搞好防病治病。在協會的帶動下,王村網箱養殖名優魚類得到迅速發展。漁業大戶的出現和養魚協會的產生,標志著州內一個漁業產業化的新時代已經降臨。 六、流水養魚 州境流水養魚有坑凼流水養魚、溪河流水養魚和地熱溫流水養魚三種。坑凼流水養魚,即利用門前屋后空地,挖一坑凼用竹筧或塑料水管將山上溪水引入凼內,任其自流排灌。每個水凼內放養鯉、草魚20~ 30尾。坑凼周圍種上冬瓜、南瓜之類的藤蔓植物,搭成蔭棚,每天投喂青草、瓜菜、糠餅等飼料,年底尾重2~2.5公斤。一般一個坑凼產魚20~50公斤。溪河流水養魚,即利用溪河大壩流水,在河畔修建流水養魚池。由于魚種和飼料的需要量大,投入成本多,技術要求高,風險也大,故推廣有限。 “十五”期間,吉首市、鳳凰縣先后在峒河、沱江部分河段建立漁業生態保護區和禁漁區,進行魚種魚苗人工放流,使峒河、沱江等溪河的魚類資源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發展。 七、江河捕撈 瀘溪縣浦市鎮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漁具陶網墜表明,湘西先民早在5000年前就從事江河捕撈漁業。花垣縣龍潭大坪村出土的西漢單、雙魚銅銑證實,漢代以前湘西自治州境江河捕撈業已有一定發展。明清時期,瀘溪、花垣、保靖、古丈等縣的捕撈業已相當發展,形成了眾多的捕撈隊伍。民國時期,以鸕鶿、網具為主的江河捕撈隊伍更加龐大,瀘溪縣浦市、麻溪口、上堡、潭溪,乾城縣(今吉首市)河溪,永綏縣(今花垣縣)茶洞,龍山縣里耶、隆頭,保靖縣遷陵,永順縣王村,古丈縣羅依溪,為州境漁民的主要定居點。20世紀40年代,時局動蕩,抓丁拉夫、匪患騷擾,交納“官魚”等苛捐魚稅繁多,以船為家、以魚為業的漁民苦不堪言,有的漁民不得不放棄祖傳家業,另謀生活出路。 1956年,根據中共湖南省委關于實現漁業合作化的指示精神,全州106戶、專業漁民480人(其中勞力320個,漁船200只),副業漁民480人及漁船130只,分別就近參加農業社。1959年3月,將州內原本并人人民公社的漁業社改組為人民公社漁業大隊,單獨核算,專門從事捕撈生產。“文化大革命”期間,漁民返回公社務農,江河捕撈產量下降。1979年恢復州縣畜牧水產局,建立漁政管理機構,對漁民重新登記,并發放“三證”(捕撈許可證、漁民證和漁船牌照),歸口畜牧水產局管理,改進捕撈網具,安置陸上定居,開展養殖、捕撈和多種經營,捕撈產量逐年恢復上升。 州境漁具、漁法種類繁多,歷史悠久。據調查漁具、漁法有25種之多。其中網具類有:撒網、扳罾、系網、蓋網、籠網、抬網、趕網、刺網、攔網、張網;釣具類有:垂釣、掛釣、砣釣、卡釣;古老漁法有:錘擊、裝篙、趕白、踩火塘、裝魚梁、霖漁、魚篩、鸕鶿、水獺、狗捉團魚等。70年代,引進“趕、攔、刺、張”聯合漁法,解決了深水捕撈難題。尼龍、化纖的發展,取代了歷史上沉重的麻質網具,使州境漁具漁法大有改進。 |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編輯或轉載稿件,內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推薦信息
- 熱門信息
-
- 湖南湘西鳳凰古城簡介 [19526]
- 【湖南懷化市城市介紹】 [3340]
- 【歷史文化名城岳陽城市介紹】 [3055]
- 【湖南衡陽旅游城市介紹】 [2627]
- 【張家界城市概況】 [2473]
- 【常德城市介紹】 [2379]
- 【湖南省會長沙市城市概況】 [1723]
- 【毛主席故里湘潭韶山】 [1106]
- 張家界商業商鋪黃頁 [1104]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區概況——地理環境(一) [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