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在湘潭西端的河口與漣水匯合,正待以更加磅礴的氣勢傾瀉時,突然遇到從西岸延伸至江中的一座赤色石山的阻擋。奔騰的江水像一匹試圖掙脫韁繩的烈馬,咆哮著,卷起一個個雪白的浪頭向石頭山撲去,又呻吟著粉身碎骨地摔落在江中。赤色的山,白色的浪,像兩條蛟龍搏斗了不知多少年的,年年月月吸引著世人欣賞、吟詠。這座江中的山,就是薈萃湘潭市人文景觀的千古名山——壺山。
壺山,因形似一把巨大的茶壺而得名。東晉永昌年間,一代名將、都督陶侃領(lǐng)兵駐扎于此,留下了許多遺跡,群眾又習(xí)稱之為陶公山。陶公曾在山上建有小茅屋,并在周圍開荒種菜。江邊一座刀砍斧削般的峭壁,上有“江山勝跡”4個1米見方的大字,是唐初邑人為紀(jì)念陶侃的功績和展示當(dāng)?shù)氐娘L(fēng)采而刻的。陶公墓就建在不遠處的山崗后,墓碑題曰“晉都督陶桓公墓”,墓聯(lián)為“媲衡山千秋不朽;偕湘水萬古流芳。”
壺山狀壺,其最肖者莫過于伸人江心的壺嘴,人們稱之為石嘴垴。它突兀屹立在湘江之中,高百余尺,通身赤紫色,好似龍宮竄出一條火龍欲騰九霄。在洶涌的江水沖擊下,石嘴留下累累傷痕,反而給它增添幾分媚人的姿色。它有的像串串珠簾,有的像凸突的佛肚,有的像飄拂的彩云,難怪陶侃在公余之暇,常來此盤桓、休息,并建有二亭,“一以望岳,一以漁釣”。
壺山東部有一座千年古寺,晉時名石頭寺,寺旁有石塔,故又名石塔寺。唐初,太宗顧命大臣褚遂良因反對高宗立武則天為后,被貶為潭州都督。他疾憤憂國, 為石頭寺書寫“大唐興寺”石額一塊,以示匡扶大唐天下之意。石頭寺自此改稱唐興寺。現(xiàn)今,寺宇已毀,“大唐興寺”匾額存于唐興學(xué)校內(nèi),為書刻珍品。唐興寺歷為風(fēng)景勝地,有人甚至說瀟湘八景之一的“煙寺晚鐘”就在此處。寺旁的唐興橋,已有千年歷史。原名壺山橋,唐后改現(xiàn)名,為湘潭市現(xiàn)存最古老的石橋。
陶侃于石嘴垴所建之望岳、釣魚二亭及以后建的黃葉、湘江、觀湘諸亭, 均先后坍毀。1923年,邑人據(jù)陶侃“望岳”之義建造了“望衡亭”。亭聯(lián)為“地維天柱此孤石;岳色江聲萃一亭”。登上亭閣,南望衡岳,朝陽碧色,北眺麓山,層巒疊嶂,你會樂不可支,流連忘返。1982年望衡亭被湘潭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以上部分圖片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出處不詳,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