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港介紹
唐代,李靖討蕭銑駐兵于此,“百姓德之,故曰靖港”。
清咸豐四年(1854),太平軍西征入湘,大敗曾國藩之湘軍。
因水運便利而商賈繁華,一時為境內第一繁榮集鎮。民國中期,與津市、洪江同為湖南省繁盛三鎮。
1957年,溈水改道,靖港段溈水堵口。
古鎮數里外有新石器時代遺址10余處。
古鎮的古街、古民居、古建筑及古街區的整體格局,保存相對較好。保護范圍主要包括“八街四巷七碼頭”,保留木結構建筑占整個建筑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宏泰坊”、“育嬰堂”等晚清磚木結構建筑保存較好,原臨河所建房屋均為吊腳樓,獨具江南水鄉特色。位于保健街的戲臺,以花崗石護欄相連,石板臨江面皆陽刻有花、鳥、獸等各種圖案。鎮上還有宗教建筑數處,一度朝有千人作揖,夜有萬盞明燈。
歷史
靖港鎮原名蘆江,又名溈港,系溈水入湘江口。明《一統志》云:“在長沙縣西北五十里,自寧鄉縣流至東北入湘,唐李靖討蕭銑駐兵于此,百姓德之,故曰靖港”。
靖港地處湘江西岸,東望銅官,距省會長沙25公里,距縣城10公里。轄7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約3.5萬,總面積53.88平方公里。其中古鎮人口約0.4萬,古鎮(位于蘆江社區內總面積3.67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37.63公頃。是溈水入湘江之三角洲地帶,昔為天然良港,水路暢通,帆影不絕,凡濱湖湘陰、益陽、寧鄉及本地糧食土產多在此集散,曾為湖南四大米市之一,又是省內淮鹽主要經銷口岸之一,商賈云集,市場活躍,為境內第一繁榮集鎮,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即有客輪停靠,在此設洋棚子接送旅客,往來于溈水、湘江的寧鄉“烏舡”船有3000多艘,平日停靠船只千艘左右。清末民初,有糧行50多家,糧棧、米號各20余家,還有一批其他工商業。民國中期,與津市、洪江同為湖南省繁盛三鎮,有“小漢口”之稱。民國22年(1933年),建置為長沙縣直屬鎮。同年,設長沙縣靖港民眾教育館。民國24年,設長沙縣衛生院靖港分院。民國27年長沙大火后,投奔靖港經商者大增,工商業發達500多戶。民國后期,因遭兵、火、水災,工商業倒閉近200戶。
古鎮現保存“8街4巷7碼頭”即保糧街、半邊街、保健街、保安街、少先路、興農堤、橫堤、南岸堤、大巷子、桐仁巷子、當鋪巷子、正義巷子,大河碼頭、義正碼頭、蔡家碼頭、卞河碼頭、楚河碼頭、桐仁碼頭、廟灣碼頭。現有民居1008棟,3546間,建筑面積12607平方米,居民1027戶,街道總長2910米,水陸交通發達,高喬大道和靖格公路貫穿其境,由此可至湘陰、益陽、常德、長沙、株洲、湘潭、岳陽等地。
靖港鎮歷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跟鎮僅數里的團頭湖就散落有新石器時代遺址15處,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木屐、紙傘、風箏盛行一時,民間藝術豐富多樣,香干及火焙魚至今稱奇。現古鎮保留木結構建筑占整個建筑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宏泰坊”、“育嬰堂”等清代晚磚木結構建筑保存較為完好。原臨河所建房屋均為吊腳樓,獨具江南水鄉特色,蔚為壯觀。位于保健街的戲臺,南臨不河,系“中華民國十年鄉八埠公建”,戲臺東、西、南三方均有花崗石護欄,欄柱之間以花崗石相連,石板臨江面皆陽刻有花、鳥、獸等各種圖案,戲臺北側為“寧邑楊泗廟”,建于1861年。鎮上還有宗教建筑數處,朝有千人作輯,夜有萬盞明燈。遠近聞名的有“楊泗塔”、“觀音廟”、“紫云宮”等。“紫云宮”鐫佚舊名聯一副,聯云:高閣俯南溟看九萬里鵬飛,無數云瀾生眼底:重湖通左蠡,聽卅六灣漁唱,大千風月入懷來。
靖港人杰地靈,英才輩出。有黃埔第一期學生、經十軍軍長、抗日先譴隊總指揮、獨臂將軍劉疇西,被稱為“革命母親”的陶承,有98抗洪英雄侯德仁,有全省十大藏書家胡應龍等。
靖港扼湘江逆上長沙之要沖,歷為兵家必爭之地。近代太平天國戰爭中靖港成為重要戰場。1856年4月下旬,太平軍在此大敗湘軍道領曾國藩,曾幾次欲跳水自盡。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夜渡湘江之戰也在此不遠處(洪家洲)進行。1930年10月,中共湖南省委機關辦公遷至靖港鎮半邊街碓坊(米廠),王紹坤(王首道的愛人)和王紹蘭(郭立三的愛人)兩姐妹住機關辦公。
靖港歷史悠久,民間文化源遠流長。古鎮建筑既保存了清代的建筑風格,又突出了江南水鄉的建筑特色,對于研究清代建筑和江南水鄉傳統建筑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靖港在歷史上既是兵家常爭之地,又是商貿發達的口岸,更是人文景觀較多的古鎮,蘊藏著巨大的旅游資源,極具開發價值。
文化名人
李靖 初唐軍事家,唐高祖李淵即為后,為消除后患,統一全國,即派李靖將軍征討叛軍蕭銑,李靖帶領兵馬在銅官以北五十里誓師,度過湘江,在蘆江(今靖港)涉營,擊敗蕭銑,使蕭銑降唐,蘆江百姓在蕭銑統治期間,深受其騷擾不得安寧,與其鮮明對照的是李靖駐兵蘆江時,軍紀嚴明,秋毫無犯,愛民如子,百姓十分擁戴,在李靖征服蕭銑后,并取李靖之“靖”字將蘆江改名靖港,靖港也由此得名。
曾國藩 近代重要知名人物,在著名的“靖港之戰”中,曾國藩領導的湘軍被太平軍打敗,曾幾次想自殺,被手下救起。
劉疇西 原名梓榮,別名之榮,人們都親熱稱之為獨臂將軍。1897年3月28日生于湖南省望城縣靖港區沙圍子竹籬笆屋場一個農民家庭。1925年2月,隨軍參加東征,討伐叛逆陳烔明。3月12日,劉疇西所在的第一教導團與叛軍林虎部主力,在棉湖西北山地展開一場惡戰。他在率領連隊反擊時,左手被流彈擊中。戰后,他被轉入廣州東山博愛醫院治療,因靜脈破裂,血管潰爛,割掉了左臂。1929年初,赴莫斯科蘇聯軍事學院學習。1933年3月,劉疇西奉命前往閔浙贛軍區,任軍區司令員兼紅10軍軍長。紅10軍團主力在懷玉山被國民黨軍14個團重兵包圍。戰斗中,劉疇西右手又負槍傷。后他與方志敏先后被俘。1935年8月6日凌晨,被押往南昌市百花洲下沙窩刑場,他拖著沉重的鐵鐐,昂首挺胸,與遇難的戰友連聲高呼:“中國蘇維埃萬歲!”、“紅軍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英勇就義。時年38歲。
陶承 女,原名劉桃英,被人民譽為“革命母親”。清光緒十九年(1893)農歷三月出生于長沙縣新康都之靖港(今望城縣靖港鄉)。幼孤家貧,由舅父寄養鄰居(干娘)家。13歲習湘繡,18歲與歐陽梅完婚,住省城長沙三興街。歐陽梅于民國15年(1926年)參加中國共產黨,任湖南省總工會秘書長,“馬日事變”后轉移武漢,是中共漢陽縣委負責人之一。劉桃英攜帶子女隨梅生做機關警衛和機要工作。民國17年2月,梅生為革命犧牲。翌年,劉桃英帶子女去瀘,在上海工聯、共青團中央秘書處和中央國際事物團以“住家”婦女身份掩護革命,并改名陶承。民國20年,長子立安為革命慘遭殺害,血染黃浦江畔。陶含悲忍痛,斗志更堅,于民國27年夏帶著兩個兒女輾轉到達武漢八路軍辦事處,要求分配任務,并堅決請求組織把兩個孩子送去延安,獲得批準。是年秋,分配她去重慶八路軍辦事處工作,后調四川壁山戰時兒童第五保育院,負責教養難童。民國32年6月,陶承到達延安,得知小兒子稚鶴已在抗日戰爭中英勇犧牲。民族多難,痛失親人,她化悲痛為力量,積極投入延安大生產運動,同時堅持學習文化,后參加懷安詩社練習詩文。民國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陶承先后任政務院、內務部、最高人民法院西南分院機要秘書。1956年寫成《我的一家》一書,深受青年喜愛,發行600多萬冊。后改編為電影《革命家庭》。“文化大革命”期間,陶承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迫害,身陷囹圄,時逾五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她將多年口述的革命回憶錄輯成《祝福青年一代》出版,被共青團中央列入“全國青年振興中華讀書活動”推薦書目。陶承一生都獻給了革命事業,1986年7月11日,病逝于長沙。
侯德云 靖港鎮復勝村人,在98抗洪戰斗中,因勞累過度犧牲,9月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在洞庭湖視察時,得知侯德云在抗洪搶險中的模范事跡,給予高度贊揚。并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為革命烈士。
胡應龍 胡應龍靖港鎮復勝村人,于1984年創辦的家庭圖書館,現已發展成為湖南省農村首家農民圖書館——應龍圖書館。應農圖書館藏書5萬冊,其中有胡應龍親手加工整理的期刊2000冊,剪報780冊,手抄圖書50部,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藏書體系。擁有持證讀者870人,年均接待讀者18000人次。應農圖書館主要面向農民,不但活躍了農民的業余生活,而且在指導農民掌握科技知識致富奔小康,指導青少年樹立良好的讀書風氣和道德情操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先后獲省、市、縣獎勵23次,《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央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先后進行報道。文選德、劉玉娥、譚仲池等省市領導相繼到應圖書館視察。被評為(全省十大藏書家)。
其他 辛亥革命首義功臣李和生,20世紀學生領袖任維剛,農民運動領袖趙湘藻,雷鋒式的好干部鄧偌生,愛國華僑任雨龍,文學巨匠陳子展等等。
景點介紹
【宏泰坊】【寧鄉會館】【曾國藩文化公園】【楊泗廟】【紫云江閣】【陶承、劉疇西紀念館】【觀音寺】【蘆江八景】【臨河戲臺】【中國湖南省委舊址】【育嬰堂】【88人墓】
宏泰坊
宏泰坊位于靖港古鎮保健街街頭,建于清雍正十年,是長沙最后一個清代妓院,迄今已300多年。原建筑僥幸保存至今,雖已傾杞不堪,尤頗見規模,駐足其間,似猶可嗅到當年的胭脂味。現已按照原建筑本身的規模、格局予以加固修復。修繕后的宏泰坊保持了原有的建筑風格和大致布局,磚木結構,三進三間,木樓雕花,精巧別致,奢華的裝飾重現了當年的風花雪月。現坊內陳列出41幅歷代名妓畫像,作為青樓文化博物館對公眾開放。
穿越了300多年的風風雨雨,宏泰坊見證了清代風月史,見證了封建社會對女性的身心摧殘,也見證了靖港古鎮曾經的繁華,同時它也單薄地承擔了古鎮的衰敗和落寞,搖搖欲墜的木樓梯吱吱呀呀,傳遞著那個時代的告白。我們無法復制歷史,也無法抹煞歷史,唯一能做的就是勇敢地正視歷史。所以,在這個承載著歷史、埋藏著故事的舊處,我們恢復了宏泰坊當年的原貌,并將其改建為一座青樓歷史文化博物館,依然沿用其名——宏泰坊。
作為青樓歷史文化博物館,宏泰坊內展示了中國幾千年的妓院文化,用圖畫、文字、雕刻、實物等形式較全面地講述了青樓歷史的起源、發展和消亡。這些歷史痕跡是難以啟齒的,但宏泰坊以一個當事者的身份向世人坦言身世,足見其淡定從容、堅強勇敢的歷史態度。宏泰坊用古代名妓諸多感人故事贊揚女性的堅強與偉大:第一名妓蘇小小、吞簪自盡的李師師、擊鼓抗金的梁紅玉、怒沉寶箱的杜十娘、傾國名姬陳圓圓、蕪湖名花潘玉良、才情兼備的小鳳仙……歷史一去不復返,人們對這座青樓遺址也有了新的感悟,宏泰坊不再是迷醉的“風塵花柳”,摒棄了一切污穢和糟粕,帶給人們也不再是紙醉金迷的庸俗、病態,而是人類理性所煥發出的華麗優雅、大大方方、坦坦蕩蕩、堂堂正正。聞琴解佩,一枕黃粱,昔日花間風流雨打去,只留佳話代代傳。
寧鄉會館
寧鄉會館,又名八音堂、八元堂,坐落在古鎮保健街。于清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寧邑八埠捐建,作為當時寧鄉船塢工作人員駐扎辦公的場所。會館高約4米,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中有20多平方米的木樓戲臺,大廳空曠,可容納數百人集會,廳中兩根四方形花崗石柱,柱基略闊于柱身,四面有浮雕圖飾,輪廓比較清晰。后人在中廳四根石柱間建造屋舍,將整個會館隔成前臺和后臺大廳兩部分,石柱后尚有兩根木柱支撐屋頂。如今八音堂已按照原有格局基本修復完善。館內辟有靖港老照片博物館,陳列靖港每個時代的老照片。
曾國藩文化公園
清咸豐四年(1854年)四月下旬,太平軍首領石祥貞、林紹璋部從岳州(今岳陽)揮師南犯,再度進占靖港,修筑炮臺,駐兵鞏固,妄圖長沙。時任湖南團練大臣的湘軍統帥曾國藩一面遣軍南援湘潭,并親率人馬直入靖港,意在切斷林紹璋部后路,逼其退出湘潭。是年四月廿九日,靖港團練張炳南率鄉勇協助湘軍陸師作戰,不幸中彈身亡,鄉勇、陸師相繼潰退。湘軍水師亦被太平軍火炮擊中,慘遭覆沒于洪家州占地。曾國藩愧憤交加,投水自盡,后為部署救起。此為理學大家曾國藩第一次試圖跳水自盡。靖港水戰也由此成為曾國藩人生的轉折點。曾國藩文化公園建于老溈水接湘江處,陳列出有關曾氏和湘軍的書稿及器物。
楊泗廟
楊泗廟位于溈水之濱,保糧街街頭,建于雍正七年,為供奉楊泗將軍之廟宇,楊泗將軍是宋朝農民起義領袖,名楊幺。楊幺殉節后被洞庭湖區以及湘、資、沅、澧諸河流域行船人奉為水上保護神,稱其為“平浪王爺”。
楊泗廟與觀音寺比鄰,內有樓廊相通。因修建湘江大壩被拆除后僅剩內殿。內殿單體磚木建筑,正中供奉三身佛,佛像左右為陶制二十四尊諸天菩薩。為擴大古廟規模,2003年在楊泗廟的基礎上增建一座新殿,正中供奉關帝爺和楊泗將軍,側有一合金大鐘,貼掛信徒之祈愿。此廟為靖港鎮內唯一保存良好的廟宇,每日有眾多信徒來此禮佛,許多游客前來參觀、朝拜,香火旺盛,每逢農歷6月初6日、9月19日觀音圣誕,來此參拜者數以萬計,世人形容其盛況謂之:朝有千人作揖,夜有萬盞明燈。
觀音寺
觀音寺位于溈水之濱,始建于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由信士侯鈞隆等人協助僧人募款建造,以后經高僧率弟子善根、善印籌資擴建后殿。由于歷史變遷,寺院大部分建筑曾經被毀,僅留大雄寶殿。幾經修復,寺廟已經重復舊貌,香火旺盛。
山門巍巍屹立,紅墻琉璃瓦定,翹檐如飛。正門上有“觀音寺”三個漆金大字,陶制飛天玉女圖惟妙惟肖,兩側各有一圓門,門上有佛家之箴言。正門兩側有住持釋宗云法師所撰對聯:看破放下觀自在,慈悲喜拾見如來。側門正上書“慈航普渡”,兩側對聯為:有意焚香何必遠朝南海,真心向道此處即是西天。觀音寺共三進三殿,前為山門,入山門即是大雄寶殿,殿前樹觀音像,殿后有兩小殿。寺內大殿分為兩層,一層供奉西方彌勒佛,二層有講經堂,逢觀音圣誕或其他宗教節日時,常在此處講經說法。寺前溈水岸邊樹寶塔,取名復興塔,始建于清雍正年間,塔高20米,底寬3.2米,花崗石砌成,五層六面,頂置葫蘆寶飾。原塔在文革中被毀,現存復興塔于1986年依照古廟和觀音寺的風格重修。前有香爐以供信徒焚香拜祭。觀音寺與楊泗廟相連,共有4位師父,6位居士,俗家信徒眾多,每日前來參拜者絡繹不絕,香火旺盛。
蘆江八景
靖港古鎮得天獨厚,因水而興,風光秀美而人文深邃,蘆江八景宛如鑲嵌在古老小鎮的八顆明珠,光彩熠熠。“柳浪聞鶯”、“石墩夏涼”、“樓鏡瀟湘”、“七星傲月”、“八卦傳神”、“扇子迎客”、“獨樓鶴立”、“梨園戲水”之蘆江八景,給繁榮昌盛的“小漢口”添加了斯文和高雅。
歲月悠悠,蒼桑易老,蘆江八景隨同古鎮的式微而漸行漸遠,八景的美麗也由此淡出了古鎮人的視線。然而記憶猶存,遺跡猶在:濤聲依舊的湘江岸邊,一棵棵依然守望著碧水藍天的古柳,便收藏著當年“柳浪聞鶯”的遺傳秘碼和鶯啼聲聲中的浪漫故事。散落在古鎮的街巷庭院和廢墟中依然完好的南瓜石墩,便有往日夏天傍晚的習習涼風從石中逸出,輕聲訴說著“石礅夏涼”的美妙光景。湘江邊那座曾經映照過船帆點點和一江逝水的樓閣,雖然雕梁畫棟已成虛而遺跡難覓,卻被作為“望江樓”商標復活在了名聞遐邇的靖港布鞋上,讓后人依然能一睹“樓鏡瀟湘”的精致。那兩棵“七星傲月”檀和“八卦傳神”樹的奇枝妙冠雖然因蒼老而羽化登仙,盤虬蒼然的樹根卻依然鼾眠在古鎮天主教堂的斷垣殘椽和插花寺土堆下夢著曾經的枝繁葉茂和傳奇體驗。“扇子迎客”的扇子碼頭,“獨腳鶴立”的獨腳吊樓,“梨園戲水”的臨河戲臺,從它們留守在故址中的石墩、石柱、石板和巧奪天工的石雕,依然能喚起古鎮人從記憶深處復原出它們當年在熱鬧繁華中的妖嬈和神圣。
靖港古鎮的蘆江八景,既是天然的又是人工的、人文的,這就使她有別于僅以天然奇石為景的谷山和烏山八景,也有別于以廟宇和神話傳說為基礎的黑麋峰八景。蘆江八景中,除了“柳浪聞鶯”、“七星傲月”和“八卦傳神”為天然與神話傳說合二為一之景,其余諸景均是人為建造,是實用性和觀賞性相融合之景,并且,蘆江八景皆亮相于或人流如蟻或街巷如織或檣帆如林的熱鬧繁華中。然而,她都能以鎮定自若,坐懷不亂的儒雅風度,數百年間默默無語地傳遞著古鎮深厚的人文氣息,給曾經財源滾滾、物流泛濫的“小漢口”添加了文化的含量和精神的份額。
蘆江八景之“梨園戲水”——臨河戲臺
臨河戲臺建于中華民國十年,在流入靖港古鎮的溈水岸邊。戲臺一側是舊時以停靠寧鄉烏舡子為主的溈河碼頭,臺面麻石鋪砌,臨河三方均有花崗石護欄,五步一柱的“南瓜石柱”規整井然。欄柱之間還有花崗石板相連,石板臨水一面刻有花、鳥、獸等各種圖案,栩栩如,巧奪天工,當年戲臺上鏗鏘的鑼鼓聲,悠揚的琴聲和悅耳的唱腔,似乎至今仍繚繞在石柱間。
臨河戲臺與寧鄉烏舡子關系最密切。說起寧鄉烏舡子,古鎮的老人們可有說不完道不盡的故事。烏舡子是一種航行蘆江淺水的專用船,船不寬,約六尺,長卻都達七八丈;船上還有篷,頗象魯迅《故鄉》中描敘的江浙一帶的烏篷船,又象沈從文筆下湘西酉水里的小船。船上有鍋有灶,還有一對夫妻,卻是老夫少妻,那船老大往往要大他老婆二十歲,甚至大三十歲。船老大的正宗老婆卻留在寧鄉老家養育兒女,操持家務。船上的老婆是臨時老婆、小老婆。當時溈河碼頭每天至少有上百只寧鄉烏舡子停靠。烏舡子把從寧鄉運來的地方特產卸下,再裝滿靖港的谷米以及長沙、湘潭和洞庭湖區各州縣的貨物返回。烏舡子是進不了湘江的,只起中轉作用,但它卻承擔著疏通寧鄉物流命脈的重任,何況,在唯有水運的時代,寧鄉又只能通過唯一的溈河來進行對外貿易。烏舡子如此舉足輕重,寧鄉人又焉能不重視?臨河戲臺便是靖港鎮上的八音堂專門為烏舡子船老大和他們的小老婆停靠數日,等待卸貨裝貨完畢時有得戲看而建造的。
臨河戲臺幾乎天天都唱戲給烏舡子看。唱他們最愛看的湘劇,并且都是折子戲而非整場戲,因為整場戲常常要唱十天半月,烏舡子沒看得完就要返航。折子戲短,最切合烏舡子的停靠時日。唱的多半是“三國戲”:《空城計》、《定軍山》、《走麥城》、《三氣周瑜》,還有《黃鶴樓》、《摘梅桃》……數也數不完。戲班子都是由八元堂寧鄉會館從各地邀請來的,免費公演。招呼戲班子的費用由會館埋單,免不了要請到怡華樓、月華樓、奇珍閣等有名的飯館去吃“八大碗”,唱完戲還有夜宵招待,吃靖港的特色小吃。戲班子當然就更賣力。烏舡子上的船老大不但愛看戲,還蠻會享受,他們把船搖得正正地對準臨河戲臺,和小老婆肩并肩雙雙坐船頭,一邊津津有味地看戲一邊津津有味地喝著靖港谷酒,吃著從靖港街上買來的香干子和鹵菜,搖頭晃腦,張嘴咋舌,樂不思蜀。也有許多古鎮居民來看免費戲,他們常常爬到烏舡子上,與船老板和和老板娘一起看戲,船老板熱情大方,會讓出座位來,邊看戲邊和本地居民扯談,對古鎮也就更加熟悉了解。
作為蘆江八景之一的臨河戲臺,當然也得有個雅稱,古鎮的讀書人于是又一次開動腦筋,可是連連取了無數個都不能令人滿意。給臨河戲臺取雅稱確實有些難度。為此,地方紳士在各處貼出“征名告白”:若能給臨河戲臺取一滿意雅稱者,賞大洋十塊。頓起應征者如云,最后,竟是來臨河戲臺唱戲的益陽班子中一名演小生的戲子得了那十塊大洋。那演小生的戲子不但戲演得出神入化,還滿腹詩書,據說他出生于書香門第,還考取過秀才,然而他卻偏偏迷上了唱戲,甘愿過四海為家的流浪藝人生活。他所取的“梨園戲水”被古鎮人認可并獲賞后,他還特地作詩一首來借景抒懷,詩曰:
戲院悠悠水上浮,烏舡船上看昔今。
蘆江鎮里人猶古,溈水河中草欲新。
假戲真作即是戲,虛情實做難為情。
梨園弟子豪情壯,唱罷湘曲汗滿中。
中共湖南省委員會舊址
1930年7月27日,中共湖南省委機關由益陽遷至長沙縣楊橋照霞村(今屬望城)省委委員周炳文家里,省委書記寧迪卿、省委委員王首道等都住在這里。中秋剛過,省委機關遷至銅官馬廠坪郭仲甫家中。不久,省委機關再次遷至銅官對河的靖港半邊街碓坊(米廠)。王紹坤(王首道之妻)和王紹蘭(郭立三之妻)兩姐妹住進機關。11月底,省委機關遷回益陽,在轉移途中,王紹蘭和王紹坤被捕犧牲。
育音堂
育音堂位于靖港古鎮少先路,慈善協會于晚清時期修建,用于救助撫養苦難嬰幼兒,其建筑格局基本保存完好。
88人墓
靖港之戰太平軍大捷,陣亡將士僅88人,歸葬于靖港古鎮南岸堤以南,因墓埋88人,故名88人墓,現墓碑、華表柱等尚存。
靖港美食
谷酒
靖港位于大眾垸內,屬于湖區,水源充足,是著名的魚米之鄉,糧食產量高,人們便用余糧自己開酒坊、釀白酒。四五十度的谷酒味道甘甜醇香,口感純正。
紅薯粉
用紅薯做原料,經過粉碎、沉淀、漂洗、蒸、切、曬等工序制成,烹飪簡便,味道鮮美,成為人們餐桌上的新寵。
火焙魚
原料為小魚蝦,其中以“青皮嫩”為最佳,肉多味美,魚蝦捕撈上趁新鮮將其沖洗干凈,瀝干水,均勻地攤在熱鍋子里(鍋上刷一層油使它們不粘鍋)。半小時左右,這些魚蝦就已經焙干,一側焦黃,透出薰香,再剔去肚腸,炒豆豉辣椒或將青椒青蒜切細同炒均好,味道絕美。
姜鹽芝麻豆子茶
靖港人吃姜鹽芝麻豆子茶早已成為當地的風俗習慣。將生姜搗碎,加入少量食鹽和炒熟的芝麻、黃豆或黑豆,一齊倒入茶罐中,然后手提茶罐搖勻倒入茶杯待客,香脆可口,味不亞于“湘西擂茶”。
靖港八大碗
如果說靖港的吃名聞遐邇,有口皆碑,那么,八大碗則是靖港吃之翹楚,也是古鎮人引以為榮的傳統名牌。從前靖港街上數十家有名餐館,都把八大碗當作各自的招牌菜,各餐館的廚師也都是潛心研習,精益求精,把烹制出高水平的八大碗當作看家本領。曾經繁榮昌盛的“小漢口”靖港,那些停船上岸的船夫,載貨而來的生意人以及慕名而來的浪人,首先就得進餐館吃八大碗,飽其饞吻,享其口福,乃至為了貪吃八大碗而“船到靖港口,順風也不走。”而靖港街上的紅白喜事,也是非八大碗不成宴席。
八大碗獨領靖港食之風騷,來源于它的每一道菜皆選材嚴格,配料講究,制作精細和烹飪得法。并且,因其歷史悠久,代代相傳而經千錘百煉、去粗取精之功,遂達“增之一分則長,減之一分則短”的完美境界。又因靖港曾處“小漢口”的優越位置,來自三湘四水的船帆,每日停靠達數千只,它們不但制下了財流,也制下了眾多湘菜的烹制方法和各種湘人口味。具備“拿來主義”精神和勇氣的靖港廚師則是博納諸湘菜之長而調其眾口,在靖港本地菜與湘菜的磨合中,逐步衍化成鮮、香、甜、辣諸味皆備的湘菜精典八大碗。
靖港香干
靖港香干是極有名的。明清時期靖港香干便銷往長沙、湘潭、寧鄉和洞庭湖區眾多地方,并且那些地方都有專賣靖港香干的店鋪,常常是供不應求。當時靖港有十多家制作香干的手工作坊,其中最有名的是秦裕泰,所制作的“秦泰干子”名聞遐邇,到得民國年間,又有譚興泰、吳旺順、李旺順、惠泰等作坊制作的香干躋身香干精品之列,靖港香干制作由此達到鼎盛時期。
靖港香干的名氣是靠質量樹起來的,不象當今某些“名牌”、“名人”,是靠炒和吹出來的。靖港香干不但精工細作,工序也十分繁復,有選豆—磨豆—打漿—打包—壓包—下鹵鍋七道工序。選豆:對豆的質量要求十分挑剔,當時各個作坊都從湖北荊洲進口黃豆,因為荊洲黃豆質量最優,磨出的豆漿最是細嫩白凈。還得要當年收獲的豆,隔年豆因水份欠足不新鮮影響質量而被拒之坊外。購回的豆還要經過篩選,癟豆、半邊豆、顏色不純的豆都會被篩選出局,另行安排。只有顆粒飽滿,色澤鮮亮的豆方能進入磨豆工序。磨豆先要把豆子發泡三至四小時,舊時用石制的手工磨和腰磨磨,要反復磨二至三遍,直把豆子磨得細而又細,這才開始打漿。打漿先要把豆漿熬開,倒入大木桶,摻石膏粉使之凝固。靖港有句行業俗語:“殺豬打豆腐你不得老手”,可見打漿技術要求之高,要打出“老嫩”適度的漿并非易事,“過老”或“過嫩”的漿都會直接影響香干的質量。然后打包,先把已經凝固的豆漿用砂布一塊塊地包起來,懸掛起來,使之瀝干水份,并且要包兩次,并且包好后還要放在模子里壓,壓成硬性的白干子。舊時倒是只包不壓,既包又壓是后來才有的,此法使靖港香干的質量更上了一層樓。最后一道工序是下鹵鍋,是為香干制作工藝的精髓部分,質量的優劣在此一舉。對此,精品作坊都有保密規則:只傳兒子媳婦不傳女兒便是規則之一。“鹵鍋”和配料倒是基本相同:桂皮、八角茴、紅糖、鹽、飴糖加水煮熬成汁,關鍵卻是成分的配比,精品香干作坊所要保密的也正是配比,某成分多一兩或少一兩,質量的優劣便見分曉。
靖港香干細嫩而緊湊、色鮮而香濃,微咸帶甜而其味純正,非一般豆制豆可比,食之齒頰留芳,余味無窮。靖港香干可生吃,下酒尤妙,烹調成菜肴熟吃最佳。靖港特色菜中,就有幾道香干菜,其中香干燜回鍋肉、香干炒韭花和香干炒芹菜就常常堂而皇之地亮相于大小宴席,深得食客喜愛。
香干燜回鍋肉:把半瘦半肥的豬肉煮熟煮爛,冷卻后切成塊,香干也切塊,一同放入缽中,加水,放干紅辣椒、蒜粒、鹽、醬油,蓋蓋。文火慢煨至熟。因肉的鮮味在慢煨中滲入香干,使香干中帶了肉的鮮味、肉中又帶了香干之香,其味收雙玉合壁之效。它也是古鎮人百吃不厭的一道家常菜。
香干炒韭花和香干炒芹菜。香干切絲,韭菜花去葉去莖只留“白腦殼”,紅辣椒切絲,鍋中放入菜油,燒紅,然后把香干絲、“白腦殼“和紅辣椒絲一并倒入,翻炒至熟加鹽裝盤即可。此菜以香干的深紅和內里的白色為主色調,以“白腦殼“的淡紫色和辣椒絲的鮮紅相映襯,使之成為一道極具觀賞性的菜。香干炒芹菜也是香干切絲,芹菜去葉留莖,拉絲。菜油入鍋燒紅,香干和芹菜一同倒入翻炒,加鹽裝盤。其白綠相間之色同樣賞心悅目。以上兩道香干菜常常被當作靖港八大碗宴席的“收盤菜“而驚現于桌,食客已是疲憊的味口則被再一次調動起來。
靖港香干因其手工作坊的制作,未能形成規模化生產,又因其制作關鍵技術的保密性和封閉性而受到雙重限制,從而未能給式微的古鎮帶來經濟效益,靖港香干只能在商機無限的時代中讓人只聞其名而不知其味。何況,靖港香干的優良又得力于唯靖港之有的“蘆花水”而“桔生淮則為桔,桔生淮北則枳。”難以移哉?也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靖港香干正因局限和不能移哉,才使她成了唯我獨有的美食精品而給一個古鎮添加光彩!
糯米甜酒
將甜酒藥引子碾碎放入米飯中,把飯筑緊,保持適度的溫度,24小時后,便香飄四逸,既可生吃,也可加入紅棗、荔枝、桂圓等做甜酒沖蛋甜酒煮蛋,味道香醇甜美,當地婦女習慣在節慶用甜酒待客,以表盛情。
糯米粽子
民間風味小吃,用料考究。糯米1000克,純堿3克,鮮蓼葉500克,白糖適量。將糯米淘洗干凈,浸泡少時,取出攪拌。將鮮蓼葉用開水煮十分鐘,剪去蒂,將大小葉搭配好疊成“十”字架,用繩捆成把,放在清水中泡四、五小時,去除澀味。然后將蓼葉摺成三角形斗狀,灌入糯米,包成菱角形,用細麻繩扎緊,入鍋煮兩小時左右,熟透后拌白糖食用,其味清香可口。現在還有加入綠豆、紅豆、蓮仁、火腿肉等多品種的。
手工面
靖港手工面源自逃荒至此的北方難民。靖港人將面條制作方法和本地米粉的配湯諸法合二為一,遂形成既有北方面食的筋道,又兼具米粉湯汁鮮美的靖港手工面。
湘粉
又名“南粉”,因產地在湖南而得名。望城縣湘江西岸是主要產區,人們又稱做“西粉”。望城縣制作湘粉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它與山東的龍口粉,北京的清河粉同享盛名,暢銷國內外市場。湘粉是以蠶豆、川豆、綠豆、飯豆、赤豆、四季豆等作原料,又以蠶豆為主。不論采用哪種豆類,都必須以少量的綠豆作芡粉,才能做出優質的粉絲。它的生產過程要經過泡、磨、洗、炕、曬等。湘粉營養豐富,烹調簡便,味道鮮美,既柔軟,又爽口,是人們喜愛的一種名菜。佳節喜慶,常有湘粉上席。現在生產的湘粉,絲條均細,潔白透明,拉力強,耐煮,包裝講究,攜帶方便,十分暢銷。
民間藝術
【蚌舞】【彈詞】【燈彩】【地花鼓】【風箏】【宮燈】【花燈】【花鼓彈唱】【漁鼓】
【花鼓戲】【剪紙】【龍舞】【羅漢舞】【手工秤】【圓木】【打鐵】【湘繡】【銅官窯】
【木屐】【紙傘】【皮影戲】【獅舞】【竹馬燈】【棕編】【走馬燈】
蚌舞
蚌殼用蔑扎骨架,蒙布或紙,外繪蚌紋,以紅綠綢鑲邊,內貼水銀碎鏡片。由一旦一丑表演。旦扮蚌殼精,身背蚌殼,表演“扯四角”、“開蚌”、“戲水”、“整容”、“照鏡”、“戲翁”等動作,含蓄逗趣,活潑可愛。丑扮魚翁,手持撒網,表演“踩水”、“窺蚌”、“戲蚌”等動作,詼諧風趣。常令人捧腹。伴奏以弦樂為主,伴以竹笛,幽雅悅耳。
彈詞
以月琴伴奏,自彈自唱,夾唱夾敘,也有只唱不說的,過去是一個人演唱,現也有集體表演。內容原為傳統曲目,故事性強,常有連臺本。新中國成立后,有配合宣傳中心工作的新曲目。新編彈詞《郭亮》等流傳甚廣。世居霞凝鄉的盲人彭延坤,是湖南有名的彈詞說唱藝人、省曲藝術家協會副主席。
燈彩
燈彩是望城普遍流行的民間工藝品,在節日和喜慶時懸掛于門首和廳堂,以渲染氣氛。相傳始于西漢,以后歷代都有制燈工藝。民間藝人利用本地所產竹、木等材料,制成各色花燈,加以彩繪或刺繡裝飾,結構精巧,古樸雅典,美觀大方。
地花鼓
一旦一丑表演,用手巾和折扇作道具。旦的表演含蓄細膩,動作優美輕俏,以眉目傳情(脧眉眼)為特點。丑的表演活潑聰明,俏皮逗樂,動作粗獷。流傳在境內的地花鼓有“洗菜心”、“銅錢歌”、“望郎歌”等。
風箏
風箏起源于戰國時期,到了宋朝,風箏已有很大發展,到了清朝,玩風箏之風更盛。靖港風箏制作業興起于清朝。風箏的技藝概括起來為扎、糊、繪、放,即扎架子,糊紙面,繪花彩,放風箏。靖港風箏骨架制作以各種竹材為主,輔以蘆葦,高粱桿等,沿竹的自然紋理把它撕開,一定的溫度下使它彎曲,冷卻定型,然后再綁扎, 風箏的蒙面以紙、絹為主, 糊紙前,將膠涂勻,面貼平整。 風箏上除了鷹、燕、蝴蝶、蜻蜓等常見的圖案以外,還有許多寓意深遠的圖案也出現在了風箏上,如象征幸福的蝙蝠,象征長壽的桃子,象征富貴的牡丹花等,雖只使用紅、黃、綠、黑這四種顏色,但畫出來的風箏卻琳瑯滿目,絢麗多彩。靖港風箏玲瓏精巧美觀,結構牢固,放得遠,飛得高。
宮燈
特種手工制品。它是以雕竹、雕木、雕漆、鏤锏等框架,鑲以絹紗、玻璃或牛角片,加以精致彩繪或嵌以翠玉珠寶。現今則采用鋁合金等金屬,有機玻璃璐珞、塑料等新式材料制作。宮燈是一種豪華照明藝術裝飾。
花燈
花燈是民間各種藝術燈籠的總稱。望城縣流行的有各種幾何形、動物抽象形等象征吉祥花燈,一般用于民俗節日。
花鼓彈唱
50年代發展的一種說唱藝術,以花鼓戲曲調演唱,敘述故事,刻畫人物,曲目以現代內容為主。表演形式為化妝演唱,演員人數不拘,多用于宣傳表演。
漁鼓
由一個人手持漁鼓筒和簡板,自擊鼓板演唱,有的加一面小鈸。唱本為韻文唱詞和散文說白,曲目多為歷史故事,舊社會是藝人沿門演唱以乞求施舍的手段,新社會有歌唱新人新事的曲目,用作宣傳。
花鼓戲
長沙地區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起源于民間歌舞——地花鼓,以長沙話為統一舞臺語言,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濃郁的生活氣息。曲調多樣,詼諧樸實,戲劇臺詞采用人民群眾的口頭語、歇后語,生動、明快、幽默。表情動作活潑自由,接近生活,不受程式的約束,且有一些獨特的舞蹈身段。望城縣花鼓戲劇團成立于1949年,40多年坎坷歲月里,共演出傳統劇目250多`個,現代劇目120多個。70年代80年代《春草闖堂》、《淚灑相思地》轟動湖南,創長沙市戲曲舞臺空前記錄。近年來雖受花鼓戲不景氣沖擊,但望城縣花鼓戲劇團仍保持一定的實力,極力保護傳統劇目,以饗觀眾。全縣各鄉、村大都有些打擊樂器和大筒等弦樂。不少業余花鼓戲愛好者,每逢喜慶、喪事、喬遷,便邀攏這些人,唱起“地花鼓”來,群眾喜聞樂見。
剪紙
剪紙是一種民間藝術,長沙望城是湖南的重要產地之一。每逢節日和婚壽喜慶,婦女們用彩紙剪成《百鳥朝鳳》、《喜鵲登枝》、《福壽圖》以及吉祥如意、人壽年豐等作品張貼于門窗,以增添歡樂氣氛。望城的剪紙表現手法,風格粗獷淳樸,干凈灑脫,多以禽獸為題材,饒有鄉土氣息,多不需畫稿,信手剪來。另有一種較精細復雜的則先有畫稿,剪刻并舉,重富麗秀美,講究構圖,以裝飾風格見長。這里的人物剪紙,受皮影戲影響較大,動態感強,生活情趣濃郁。望城縣書堂、友仁是有名的“剪紙之鄉”,有民間老藝人200多個,中國剪紙學會會員3人,湖南省剪紙研究會會員24人。
龍舞
龍舞是境內春節期間群體參加的傳統文化活動,廣泛流行架子龍。一般是正月初五出燈,十五收燈。龍舞有打扭絲、擺圖案、排字等程式。擺圖案有借鑒歷史典故的“孔明推車”、“太公把釣”,寓意吉祥的“天下太平”、“麒麟送子”、“臥虎出山”、“金猴跳圈”,反映生活習俗的“繡花蝴蝶”、“古銅錢”、“花籃子”、“大風車”、“小風車”、“茶盤”等。排字舞有“共產黨萬歲”、“安定團結”、“只生一個好”等。舞龍時有大鑼、大鼓、大鈸、大喇叭及“鑼鼓棚子”等樂器演奏,加上燃放鞭炮,顯得氣勢磅礴,有如蛟龍出海,震撼人心。
羅漢舞
用紙裱糊羅漢面具,繪五官,嘴角微翹,笑容可掬。由數名穿和尚衣、戴羅漢面具、手持笆葉扇的人隨樂聲擺動,無一定程式,但別有韻味。
手工秤
古式桿秤有150道工序,現仍保留十幾道,主要有刨、鉆、割、磨等制作工序。制作桿秤既要有木工本事,又要懂得數學和物理,更要手穩、心穩。
圓木
“滴水不漏盆和桶”指的正是靖港圓木工藝。早在明清兩朝,靖港的圓木業已經十分發達,鼎盛時期,從業人員600有余,及至民國,靖港有名的圓木行有19家。圓木制品選用優質杉木作原料,制作工具有鋸、斧、彎刀、削刀以及七八種刨子,產品有提桶、腳盆、洗臉盆、飯盆、淘盆以及澡盆、馬桶等。
打鐵
清朝雍正年間,靖港的打鐵行業已經十分發達。其時溈水每天有3000余艘船只停泊往來,鐵件需求量很大。因此,鐵鋪除了打制農具、家用鐵貨,更多的是為溈水船只鑄造鐵錨、鐵鏈等大量零件。
湘繡
湖南傳統手工藝品。在望城農村流傳尤為突出、經久不衰。湘繡構圖優美、繡藝精湛,色彩鮮艷,風格豪放,與蘇繡、粵繡、蜀繡并譽為中國四大名繡。有“超級繡品”之譽。湘繡起源于湖南民間刺繡,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1958年長沙出土的公元前五世紀以前的楚墓中,就有精致的龍鳳刺繡品。1972年馬王堆出土的距今2100多年的西漢古墓隨葬物,有更多的繡衣、繡料。1898年前后,許多優秀畫師參與湘繡技藝的改革,使湘繡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湘繡是以絲線在綢緞等高級材料上繡制而成的精細工藝品。它同其它刺繡工藝品一樣,具有以繪畫為基礎,運用各種針法與色線刻劃形象的共性,又有其顯著獨特特點,即強調用概括、寫實的手法,突出繡線的光學特性,抓住本質,精細入微的刻劃物象的外形和內質,以造成遠觀氣氛濃厚,近看出神入化的藝術效果。湘繡的畫稿以中國畫為基礎,“以針代筆,以線景色。”在針法上,以摻針為主,現已發展到有七十多種針法,以表現不同物象、不同自然紋理的特點。在繡線上,運用豐富多彩的色彩,十分強調色級變易,明暗自然變化。一幅優秀的湘繡作品,能融會我國傳統的繪畫、刺繡、詩詞、書法、金石藝術于一體,使詩情畫意溢于針線之間。高超的藝術境界,真有繡鳥鳥語,繡花花香之妙。湘繡的名牌產品一獅、虎,在國際上享有很高聲譽,被視為藝術珍品。用湘繡特有的毛針繡的老虎,體毛宛然有根,象長著的活毛,質感很強,毛下筋骨雄健。再配以“虎視眈眈”的雙眼,把猛虎的粗纊神威刻劃得淋漓盡致,無怪乎這種繡品在國外被稱為“巧奪天工”。 近年來湖南省湘繡研究所的藝人在藝術上孜孜追求,創造出了難度更高的“雙面異色繡”。它是在一塊透明的繡料上,一次繡成兩面完全一樣的、兩面同形異色的,甚至兩面異形異色的作品。刻劃人物神態精細入微,繡面不露針痕,轉動框架,宛如立體雕塑。在國際展覽中,轟動一時,被贊為“魔術般的藝術”。湘繡產品分日用品和欣賞品兩大類。如作為大型客廳陳設的氣勢宏偉的大中堂、大掛屏,小客廳掛的小幅條屏,書案上擺設的精致小巧的座屏,沙發上鋪的華麗椅墊、靠墊,床上用的雅致床罩、被面,婦女們穿的繡花禮服、梳妝用的鏡套、披肩,外出用的提包及繡花睡衣、晨衣、小孩用的披風等等。湘繡畫面有花鳥,走獸,人物,山水,蟲魚,書法,肖像等。不論工筆畫,兼工帶寫畫,版畫,水彩畫,油畫,照片,無不可以刺繡。
銅官窯
望城縣銅官鎮為全國著名的“五大陶都”之一,方圓十里,爐窯林立,遍地皆陶,號稱“十里陶都”。銅官窯首創釉下彩工藝,技藝精湛,成為中國藝術百花園中一朵絢麗的奇葩。銅官與靖港隔湘江相望,自古以來,銅官窯燒制的陶器經由靖港集散,遠銷各地。久而久之,靖港成為銅官窯集中展示、陳列宣傳的重要窗口。靖港古鎮“中國民間藝術坊”引進銅官窯藝術,為世人了解陶藝、發揚陶藝開辟新的陣地。
木屐
民國16年,曹壽林在靖港開設曹宏泰木屐店,為鎮內首家木屐店,1953年普查登記,全鎮發展有木屐業十余個。靖港木屐采用白花木、泡桐木做鞋底,面上交叉或平釘上布、麻、皮或者棕線編織而成的條帶,具有通風、透氣、爽腳的特點,民國時極風行。后因膠鞋、套鞋等占據市場,產品滯銷,于1964年停產。
紙傘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靖港梁敬庭在長沙北正街梁宏茂堂傘店學藝后,回家掛牌梁宏發傘號開業,主要生產老式明油、黑油紙和特制鴨棚用的大傘。原料為皮紙、楠竹、面紗、發繩、桐油、柿子水、顏料、牛角及木材。該店用料講究、作工精細,經久耐用,當時在群眾中有“湘潭木屐,靖港油傘”的美譽。
皮影戲
皮影戲又叫燈影戲或影子戲,是以特制的透明牛皮或驢皮,現改用皮紙襯殼雕鏤繪制而成的影人來表演的,在燈光透射的屏幕后面做出各種動作,表演戲劇情節和故事,伴之以音樂、唱腔和道白,是一種民間藝術。此戲始于漢,盛于宋,用湘劇和花鼓戲唱腔,在長沙等地頗為流行。長沙皮影戲以造型生動,制作精巧,操作細致著稱。其劇目有歷史劇、神話劇和現代劇。其中寓言劇和兒童劇更為精彩。如《龜與鶴》、《兩朋友》、《采蘑菇》、《烏鴉與狐貍》、《哪吒鬧海》等。望城縣城關鎮被譽為“皮影之鄉”,靖港一帶十分風行。
獅舞
有布獅和毛獅兩種,舞時又分文獅和武獅。文獅刻畫獅子溫馴神態,動作詼諧細膩;武獅顯獅子勇猛,動作幅度強。舞獅的套子有“藤纏樹”、“烏云蓋雪”、“牛戀凼”、“泥鰍彈鍋”、“麒麟送子”等。用打擊樂和吹奏樂伴奏、氣氛熱烈莊重。舞獅時還有贊獅者伴唱,唱詞內容有反映勞動生活、祝賀吉祥、介紹傳說故事等,舞獅者隨唱詞內容和節奏進行表演。
竹馬燈
竹馬用蔑做骨架,用彩紙糊成方形或圓形的燈籠,分前后兩節,舞時系在女舞者的腰上,作騎馬狀,表演徐行、疾馳、跳躍等動作,用“小兵”伴奏,氣氛輕松活潑,其中蹩足馬的表演,常引人發笑。
棕編
長沙地區的傳統工藝品,系用棕櫚葉編成的各種動物,種類很多,如鳥、蟲、魚、蝦、鶴、蛇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曾參加德國萊比錫世界博覽會,人們贊嘆它“不可思議”,法國藝術館特意收購珍藏。棕櫚為常綠喬木,望城縣湘江兩岸都有種植,藝人們采集棕葉,編織成各種小動物,成為“江南一絕”。
走馬燈
民間紙扎藝術,是用蔑做骨架,用彩紙糊成方形或圓形的燈籠,用紙片剪成人、馬,貼在紙輪上,把紙輪安放在燈籠中間。利用燈光熱氣,沖動紙輪旋轉,于是,人和馬成動感。
廟會小吃
一、三角糕
舊時靖港街上的小吃三角糕,不但老人喜歡吃,婦女兒童喜歡吃,青壯年人也喜歡吃。如今,靖港街上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只要一提起他們曾經吃過的三角糕,記憶里便會出現它那美觀的外表和佳妙的滋味。三角糕為三角形,厚約半寸,底面金黃而面上米黃,那可是挑逗食欲的顏色。(當今一些高級飯店的裝飾色調,便是用金黃和米黃來討好食客)三角糕綿軟、酥嫩、微甜、爽口而有回味,并且還有米鍋巴誘人的清香。三角糕是唯靖港有之的特色小吃,其它地方難得吃到。近些年來,靖港街上再無人制作三角糕了,三角糕成了只存留在古鎮人記憶中的美食。
制作三角糕的主要材料是粳米。先得用清水把粳米發泡一個隔夜。撈上來瀝干水,摻入適量的現飯和適量發泡過的黃豆。濕磨,至少要磨三遍,磨成極細極細的濕粉,粉如果磨得不細,成糕后會不綿軟,吃上去粗糙烙牙。接下來把濕粉揉成團,放在陶缸內任其發酵,發酵時間的長短要根據外界氣溫而定。發酵成功后,還要摻入少量的堿和呈金黃色的食用色素,繼續揉,直揉得濕粉團有了粘性方可。
制作三角糕有專用的模子,為四方形的鋁盒,盒內四個對角有長條,鋁板相融,形成四個三角形空間。先在模內抹些茶油,以防粉連,再把濕粉放進模子,拍平,蓋上盒蓋。然后放到炭火上慢烤,烤兩三分鐘,揭開蓋。測試熟與未熟,用一塊專用刀狀鐵片在糕上插一插,能夠輕易插入為熟。鐵片還可以起把三角糕從模內劃出的作用。
三角糕的制作全憑手工,費時費工,價錢又不貴,這大概是它再無人做的主要原因吧。現年八十一歲的原福盛樓飯館大廚師胡佑松老人,當年制作小吃頗有名氣。上世紀八十年代,長沙城里一家靖港人開的飯館曾高薪聘他去專做三角糕,他嫌制作太麻煩而予以拒絕。不過,老廚師還是帶著他那只歷經數載的三角糕模子去那家飯店做了一次示范表演。當一只只三角糕作為甜食端上桌時,數百食客頓成老餮。
二、油 砣
油砣屬于靖港小吃的“煎貨”,因為是油煎炸出來的。稱之為砣,應是圓的,但是不,油砣是豬腰形的。據說從前靖港油砣確實是圓的,只因為乘熱吃,圓圓地的一砣往嘴里送,操之過急者常常被燙了嘴。又圓又滑也不好抓,一不小心就掉在了地下。這才進行改造,做成豬腰子形,不但好抓,往嘴里送也方便得多,從腰尖一口一口的咬,難得燙嘴。
做油砣主要用糯米,還要摻些粳米,比例要適當,粳米要少于糯米,這是原則,具體摻多少則全憑經驗。如果糯米過多,炸出來的油砣會軟糊糊的抓不上手,并且膩人,粳米摻得過多則硬邦邦的如同果子,磣牙齒。摻好的米要用冷水浸泡一天一晚,再濕磨成粉,裝進布袋,用石頭壓干水份。然后揉捏至粘,做成一個個豬腰形的半成品,擺在案板上備用。
下油鍋炸最要技術更要經驗。炸油砣和炸油條不同,單單用菜油是炸不出的。菜油里邊要摻紅糖,先得把紅糖放在鍋里熬成稀狀,再把菜油倒進去,接著把半成品入鍋,這才開始在鍋下邊加火升溫。在升溫過程中,紅糖會往油砣上粘,到得油沸滾時,紅糖會和油分離而幾乎全粘在了油砣上,這時油砣也浮起來了,撈上來就行。
豬腰形的油砣黃中透紅,油光呈亮而悅目賞心,吃起來則軟和爽口雖是油炸糯米食品,卻油而不膩,甜。喜食者一口氣能吃下好幾個,不過要乘熱吃,冷卻后的油砣會變硬,失去軟和。但是不要緊,煮飯時放到飯面上或用蒸籠蒸熱,便會恢復軟和,并且油砣面上的油因為會被熱氣帶走一部分,反倒比先前更加爽口。
三、燒 餅
燒餅應該叫烤餅才是,它是烤出來的而非燒出來的。不過靖港人一直這樣稱呼,約定俗成,也就不好更正。靖港燒餅的制作應該來自北方,其制作方法便與北方人的家常飲食烙餅的制作有些相似。其實靖港諸多小吃以及諸多菜肴的制作,便有東西南北飲食烹制方法的痕跡,這當然與“小漢口”曾經發達的航運和繁榮的商貿帶來的“外來食文化”有關。不過并非全盤接受,而是通過融和改造衍化成了獨具靖港特色的“食文化”。
與北方烙餅制作一樣,靖港燒餅制作首先也要合面,要用溫水和,不能用冷水,也不能用沸滾的開水,冷水會使面粉結砣,沸水會變成湯面,用溫水和出來的面才軟和。面和好后不能立刻去烤,要讓它“醒”一段時間,時間可長可短,看天氣而定。
北方烙餅用一種叫做“鐺”的平底鍋。鐺是鐵打的,相當厚重,不容易燒熱,燒熱后則不容易涼,最適宜烙餅。靖港烤餅也有專用器皿——陶缸。舊時,靖港對岸的銅官就生產專用陶缸,以供靖港之需。陶缸也相當厚重,不容易燒熱,燒熱后也相當保溫,并且,還具有鐵器燒烤所無的不易燒焦烤糊的優點。從前靖港烤餅用炭火,北方烙餅用的是煤火,炭火能保持烤餅純正的香味,煤火則欠缺。
靖港燒餅的半成品加工十分講究。先把合好后已經“醒來”的面攤成一張圓形的塊,在面上敷一層雞蛋黃,再包餡。餡料相當豐富,有紅糖、五香、玫瑰、菊花粉、胡椒粉和少許豬油。把餡包起來,用手拍成一個腳板狀的餅,然后一個個貼到陶缸內壁上,蓋上蓋。陶缸的下方有一添木炭的空洞,底部燃起溫炭火,不多時辰,缸壁上的烤餅漸熟,香味開始彌漫出來。
北方烙餅是不包餡的,烙餅烙熟后,吃時再卷餡,靖港燒餅因把餡包在了內里而集香、甜、酥軟于一體。從前,食客去買燒餅,還可要求烤餅攤販在餅上放些小麻油和醋,以添其味美。
四、姜鹽糕
姜鹽糕是從前靖港極有名的小吃,“粉絲”也特別多。姜鹽糕配料繁瑣,工序復雜,如今靖港人會做的也不做它了,小攤小販也因嫌它費時費工,本大利微而罷手。姜鹽糕確實好吃,它又香又甜,還帶了些微辣而其味獨特,且口感好,咀嚼起來有韌性,有回味。曾經吃過姜鹽糕的靖港人,每當畫餅充饑般地憶起它的美味,依然津津樂道,口角則流出饞涎來。
制作姜鹽糕的主要材料也是面粉,配料極為豐富,計有:姜末、鹽、香蔥、芝麻粉、胡椒粉、雞蛋黃、玫瑰、紅糖等。先把眾多配料與面粉混合,加適量溫水,反復攪拌,均勻后搓揉成面團。接下來,還要用趕面捧把面團壓攤成整塊薄面片,還要一層層滾起來,滾時還要不停地在薄片上撒玉米粉以防粘連,待滾成一根由數百層薄面片卷出的長條,還要用刀把長條切成小段,這才開烤。
烤姜鹽糕要用木炭火,還得是溫火。烤姜鹽糕用一塊平坦的白鐵板,把一段段半成品糕擺放在鐵板上,烤。因為是敞烤,不象烤燒餅是放在封閉的缸內烤,這就需要拿筷子不停地給糕翻邊以促其熟。又因為姜鹽糕是一層層卷起來的,烤沒烤熟難以分辨,往往是外邊幾層已黃而散發出香熱氣,內里卻尚未熟。這就要憑經驗。烤姜鹽糕的高手往往用手拈起一個姜鹽糕,輕輕一捏,便曉得整塊鐵板上的姜鹽糕熟與未熟。
制作如此復雜精細的姜鹽糕,工藝過程仿佛藝術創作而具審美價值,它實可與剪紙和繡花工藝相比美。豐富而奇妙的配料,又讓人聯想起《紅樓夢》中那些讓人眼花瞭亂的貴族化的詩意的飲食制作,莫非其制作就源自大觀園和宮庭廚房?說姜鹽糕是古鎮餐飲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實不為過。
五、手 工 面
從前靖港手工面也很有名。清朝乾隆年間,長沙城里的楊裕興面館,便是仰靖港的手工面聲譽,專程前來靖港拜師學藝,學做手工面,回去后其面館才開始生意興隆,遂成名店而長盛不衰。
象靖港其它面食一樣,源頭都來自北方。相傳明洪武年,北方的河南省遭大旱,民眾紛紛背井離鄉去逃荒,其中一河南人過長江,入洞庭,溯湘江,來到了當時已經相當繁榮的靖港。那河南人在家鄉本是開面館的,便在靖港街上租一小屋,做起了削面和拉面生意。靖港早餐一直只有米粉,別有一番滋味的面條自然引來了眾多嘗新鮮的食客,生意相當好。當時靖港的餐飲業競爭激烈,一些餐館為求立于不敗之地,便試探著來向河南人討教做面條的手藝。北方人素來豪爽,一點也不保守,有教無類地把技術一古腦地教給了來討教的人。不過,靖港人卻并非照本宣科,而是把河南師傅教給的制作方法和本地米粉的配湯諸法合二為一,遂形成既有北方拉面和削面的筋道,又兼米粉其湯鮮美的靖港手工面。
靖港手工面的制作和烹調工藝精致而講究。要用當時的名牌面粉“統面粉”,統面粉精細、白凈,粘性好。舊時的怡華樓,月華樓等便專門到長沙城進購統面粉,以保證手工面的質量。手工面制作關鍵在揉面環節:在面粉中摻一定比例的堿和鹽后,加清水調合均勻,接著揉面,起碼要揉一個鐘頭,揉“熟”后,還要用一根杠子反復壓面,用大力氣壓,又要壓一個鐘頭。當時清港做手工面師傅胳膊上的肌肉比打鐵師傅的還要粗壯發達,那是長時間揉面壓面鍛煉出來的。待面有了彈性,還要用扛子把面團滾壓成布狀,得滾壓成僅兩張紙厚的薄面片。接著切面。切面之先,要在薄面片上撒干紅薯粉以免粘層。切時用一根專用的半邊竹筒比劃在面片上,和刀一起移動,切出一根根細絲般的面條,這一靠經驗二靠手性,“熟能生巧”,經驗豐富的手工面師傅切出的面條幾乎根根都均勻一至,難尋粗細不勻的面條。
下面先要做湯,湯也有講究,也更能體現靖港手工面的特點。湯要好湯,一碗手工面好不好吃就全靠湯。湯要鮮,要用豬筒子骨、雞架子骨、還有豬蹄,加水熬,直熬成乳白色的濃汁方鮮。下面要用滾開水,也有講究:下下去立即夾起叫“帶線”,稍熟再夾起叫“二排:”不生不熟夾起來為“一般”。餐館根據食客的三種不同要求下面。
靖港手工面蓋碼不多,只有肉絲,三鮮、牛肉三種,不象有的地方的面蓋碼繁雜,因為原汁原味的鮮湯本身就滲入在了面條中,無須再用蓋碼來添鮮,靖港手工面自信得很。
六、白粒丸
白粒丸的來歷有個故事。說是從前靖港本無白粒丸。有一次,一位靖港廚師去長沙城里有事,走到北正街時,見街邊的攤販正在賣一種他不認得的吃食:一碗湯,湯面上浮著一粒粒小手指大的白色小丸。許多路人都停下來買,吃得津津有味。他就問攤販那叫什么,那長沙城里的攤販看他是個鄉里人,睬都不睬。廚師就買了一碗吃,味道果然不錯,就又買了一碗吃,其實是邊吃邊看人家如何烹制小湯丸,學會后好回靖港到做,為此,他在長沙城里多逗留了幾天,并且一天天都要上街去“吃”小湯丸……廚師回來后不久,靖港街上便多了一樣小吃——白粒丸。
白粒丸的制作其實并不復雜。用粳米干磨成粉,加入用生石灰浸泡沉淀后的清石灰水,放入鍋內邊煮邊不停地攪拌,使之形成凝固狀,待到冷卻,便可開始做白粒丸。有兩種做法,一種是大做法:用下面有無數圓孔的專用木箱,下面放一盤冷水,把凝固狀的粉倒入箱內,通過擠壓,把粉從孔中壓到冷水中,形成一粒粒的“產品”,備用。小作法則是直接用手捏刮,一粒粒的捏、一粒粒的地刮入冷水中,小作法要熟能生巧,專門捏刮白粒丸的師傅,捏刮出來的白粒丸粒粒圓而均勻,不下于用有孔木箱擠壓出的白粒丸。
做湯倒是講究些。白粒丸和面條、米粉一樣,好不好吃憑的是那碗湯。靖港白粒丸的湯是用豬筒子骨熬出的原湯,還要放姜末、蔥花、芫荽作配料。把稍稍煮熱的白粒丸撈上來下到湯里后,還要添加小麻油、辣椒醬;還要擺一小碟干蘿卜或窄菜絲,以佐其味。
靖港街上早餐吃白粒丸的,多數是老人和婦女兒童。壯勞力早餐則吃面條、米粉的多,因為白粒丸雖然好吃,但由于用石灰水泡過,含了堿性,吃下去不到一個時辰就會肚子餓,做不得重體力勞動。時至飲食貴族化之今日,那些為了避免發胖而拒油膩和飽餐于口外的女士、男士們,倒不妨以白粒丸為早餐。
七、涼發糕
吃過涼發糕的人倒是不少,也知曉它是靖港特產。涼發糕不象其他一些靖港傳統小吃,須現做現買現吃,不去靖港則只能是垂涎三尺而望塵莫及。涼發糕不必現做現買現吃,可以攜帶。舊時靖港周邊地區的一些小販,常常去靖港街上進購涼發糕,然后帶至周圍去叫賣,無形中倒是為靖港涼發糕作了推廣宣傳,使之聲名在外。
涼發糕為規整的長方形,其糕潔白如霜雪,給人以視覺的舒服感;口感則泡松如蛋糕,綿軟如怡糖。微甜中帶酸、清涼而爽口,味覺極佳。并且,涼發糕吃食后口中不留殘渣,惟余清風過后的美好回憶。涼發糕還兼既飽肚又助消化的優點,既想進食而又消化功能欠佳者最宜食用。從前涼發糕不但在古鎮銷路好,周邊地區也是購之者若鷺,乃至長沙,湘潭,寧鄉等都有靖港涼發糕出售,食之者眾。
舊時靖港街上有好多家制作涼發糕的手工小作坊,雖不掛招牌,生產卻十分繁忙。涼發糕的制作工藝也無須保密,不象靖港香干的制作那般神秘兮兮。不過,要制作出優質的涼發糕卻非易事。粳米是其主要原料,還要摻適量的糯米“破軟“,還要放少量純堿”“減酸”。磨成粉加水合均勻后,還要發酵,發酵一般用老粉或現飯和適量的糯米甜酒水。裝入大木桶中,蓋嚴實桶蓋,放到溫度適中的地方,冬天則需加包棉片。發酵時間就發酵程度而定,以桶內的粉起蜂窩狀為準。涼發糕要蒸,蒸時先切成一塊塊“豆腐塊”,分層擺放到蒸籠中,蒸熟后則需要冷卻后方可食用。蒸的時間長短也需嚴格掌握,時間短未能蒸熟,時間一長,籠內的糕會成一鍋稀粥。
涼發糕的欠缺是不能久放,因是發酵之物,置放久了會發酸,無以為食。即便置入冰箱,雖能減緩發酸速度,時間一久則會變硬。涼發糕未能形成規模制作而漸行漸遠,應該與它的不能保存有關。
八、白糖餃子
雖然叫餃子,卻不是北方那種用面粉做的餃子,形狀也不象小船一樣。白糖餃子是稻米做的,形狀則是麻花狀,稱之為米餃子或“絞子”亦未嘗不可。白糖餃子也是唯靖港有之的傳統小吃之一。凡在靖港長大的人,兒時都吃過白糖餃子,回味起來,還會被其酥脆和津甜撩拔得咋唇舔舌,一種懷舊的情緒也會隨之彌漫上來。
舊時靖港街上有專門做白糖餃子的攤擔,一個四腳架乘著一塊案板,旁邊架一口油鍋,行頭簡單。那小販隔一陣吆喝一聲“白—糖—餃—子!”聲音拉得長長的,余音穿街過巷,遠遠都聽得見。就有人來買白糖餃子。現買現做現吃,也可以帶回去吃,小販會用黃草紙幫你包好,服務周到。白糖餃子不貴,一個銅板買得兩個,經濟又實惠,爽口又解饞。
白糖餃子是用糯米做的,不過要摻適當的粳米,單用糯米,餃子會軟塌塌的,脆不起來。糯米粳米摻合好后,用清水浸泡一個隔夜,第二天早晨便可以開始磨粉,粉磨得越細越好。接著把濕漉漉的粉裝進布袋,壓干水分,倒出來,揉捏至粘,備用。食客來時,掰下一砣粉,搓成一根條,幾轉幾轉成麻花狀,往油鍋中一丟,炸。直炸得餃子成“空心”,浮出水面,這才撈上來。還要交白糖,交白糖有決竅,也最見功夫,雖說是要乘熱交,熱到何種程度卻難得掌握,餃子過熱時交,白糖會溶在餃子面上,粘糊糊地象是抹了一層“光油”,成了耙耙;過冷時交,則餃子還是餃子,白糖還是白糖,白糖的顆粒粘不到餃子上。只有恰到好處時交,白糖才會一粒粒密密麻麻地“釘”在餃子上,象是蒙了一層晶瑩剔透的雪粒。才會有人買。吃慣了本地小吃的靖港人可是內行得很,挑得很。
九、麻圓砣
麻圓砣許多地方都有人做,長沙、湘潭有麻圓砣,寧鄉、湘陰有麻圓砣,益陽、常德有麻圓砣,津市、岳陽也有麻圓砣。不過,麻圓砣的出生地卻是古鎮靖港。
靖港麻圓砣制作方法的“泄密“有一段故事。據說靖港在清朝年間便有麻圓砣,像古鎮眾多特色菜肴和小吃的制作一樣,一直是“恕不外傳”的,外來人員因此只能嘗其美味而不知其制作方法。民國某年,一位在長沙城里作油條的師傅來到靖港,他初嘗靖港麻圓砣,即刻被它的泡松爽口所吸引,遂起要學做麻圓砣之念。雖然他通過數次品嘗和“研究”,發現麻圓砣是糯米做的,但對其制作卻依然茫然。他清楚,任何食品的制作方法,既便吃上成百上千也是吃不出來的。為此,他有意和一位靖港做麻圓砣的師傅靠近,并交上了朋友。那次二人又在一起喝酒,靖港師傅大醉,于是他乘機刺探“軍情”,那靖港師傅則是酒后吐真言,把麻圓砣的制作方法和盤托出,酒醒后方知上當。靖港飲食行業幫會得知“泄密”后,遂決定對麻圓砣制作一項不再保密,愿意學習的外地人一概告知,以對付那位狡猾的長沙城里炸油條師傅日后在外獨家壟斷麻圓砣制作。
麻圓砣的制作工序如下:
一、原材料為糯米。用冷水浸泡一個隔夜,濕磨成粉,裝入布袋壓干水份,摻入白糖和少量甜米酒,揉捏至粘。
二、發酵,粉團中合進“老粉”,以釀帶釀。天熱時,置于案板上,蓋薄布片,使其自動發酵;天泠時,用熱水或火烤,促其發酵。待粉團溢出一股芬香,方為發酵成功。
三、制作。把發酵后的米粉搓成一個個圓砣,放入芝麻中滾芝麻(芝麻經洗凈去沙,后曬干)。
四、下油鍋。菜油入鍋燒紅,改文火使油降溫,推粘有芝麻的半成品麻圓砣入鍋慢炸,待浮出油面即成。
十、蝦 餅
水鄉鎮靖港,河流穿貫,溝渠密布,湖塘如織,除了魚類繁富,蝦更是多如恒河沙數。舊時用一種名為“蝦戳子”的小網撈蝦,一戳子下去,便能收獲滿滿一網跳跳蹦蹦的蝦,夠一家人吃兩三天。最會搞吃的靖港人,自然又會弄出多種食蝦的花樣來,蝦餅便是其中的一種。
做蝦餅要用比米粒大不了多少的小蝦,靖港人叫它“米蝦子”。米蝦雖小,拿它做蝦餅卻要不嫌麻煩:得一只只掐頭去殼,只留蝦仁,費時費工可想而知。爾后,把面粉加鹽加水調成糊狀,再把蝦仁倒進去繼續調攪成面粉蝦仁糊。蝦餅要用油炸,然而,卻不能把糊狀的蝦仁面粉一古腦地往燒紅的油鍋里倒,那會成不了蝦餅,會炸成一大塊不成形的棱棱角角的怪物。得用炸蝦餅的專用工具:那是一個茶杯大小的圓形平底鋁勺,其上還裝著有一根長長的手柄,圓鋁勺的正中央還豎著一根短小的鐵棍,那是為了使成形的蝦餅中間有一個小孔而設計的。把蝦仁面粉糊填于圓形平底鋁勺中,待菜油燒至九成熟,然后把勺連同里邊的蝦仁面粉糊一起伸入油鍋,數分鐘后,蝦仁面粉糊成了蝦餅,會自動脫離鋁勺,圓圓滾滾地浮出油面,夾上來稍稍冷卻即可食之。
蝦餅是蠻好吃的。蝦本是鮮物,米蝦仁又無比的嫩,也就鮮嫩兼備,面粉炸熟后香脆俱全,一粒粒米蝦仁鑲嵌在炸熟和面粉中,則脆香中有鮮嫩,其味令人叫絕。
蝦餅也蠻好看。炸熟的蝦仁顏若桃花,炸熟的面粉色如黃金,圓圓的一個餅,金黃中點綴著點點桃紅,漂亮得讓人不忍立即吃掉。何況餅中間還有一個乖巧的小孔,小孩拿著蝦餅會象拿著西洋鏡,忍不住要從孔中觀景,往往要玩個大半天才舍得吃掉它。
十一、白糖米花
白糖米花是靖港人至今仍在津津樂道的一種小吃。從前,不但靖港街上有專門做白糖米花的攤販,一些家庭婦女也知曉制作方法,喜歡閑時自家動手做給小孩當零食吃,還要拿幾個送給街坊鄰居品嘗,顯示能干。
做白糖米花要糯米。先用水把米浸泡至軟,瀝干水,蒸熟,拌些白糖,拍成一個個圓餅,曬干,然后下到油鍋中去炸。很簡單,也是家庭婦女所使用的一般做法。攤販做白糖米花就不同,糯米蒸熟后也放白糖,但還要拌面粉,加水調勻,利用面粉的粘性把一粒粒糯米粘住。攤販做白糖米花還有專用的圓形鐵模子,把拌了面粉的糯米壓進去,拍平,倒出來,無須曬干,直接下油鍋,浮出油面即熟。
白糖米花有紅色的,有綠色的,那是摻了或紅或綠的食用色素,進行了美化。靖港人稱之為“紅粑粑”,“綠粑粑”。小孩受其紅紅綠綠的逗引,就會吵著要買,銷路也就好。
香、脆、甜是白糖米花的味覺特點。而且,由于糯米和面粉的交融,又使它具有集南北油蚱小吃于一體的優勢。炸熟后的白糖米花,是再難吃出它是用何種原料制成的。
十二、米包子
包子是最大眾化的小吃,東西南北中都有,那都是面粉做的,米包子卻是用稻米做的。舊時,靖港吃米包子的人要比吃面粉包子的人多。靖港街上做米包子的攤販天未亮便開始做,一大早開始出售,日頭尚未當頂便賣得精光。
做米包子非得早稻米不可,還得是當時的優質稻“粒谷米”,一般的稻米做不得米包子,晚稻米也做不得。粒谷米米質細嫩,雖是粳米卻有粘性,且易膨化,這都是一般稻米和晚稻米所欠缺的。把粒谷米裝進木桶里,澆幾遍冷水,待濕潤后,便可以開磨,要磨細,未磨細的米還要返回磨子再磨,直到用手搓捏時無了顆粒感、粗糙感而細柔如綢方可。發酵,可任其自然發酵,須3~4天,也可摻加少量現飯,促其發酵。還要摻適量的純堿,避免米粉發酸。
米包子全靠手工做成:從發酵的大粉團中掰下一小砣,用手搓成一個圓球,然后拍出一個“烏龜背”。看起來似乎容易,但每一個米包子都做成一樣大小,“ 烏龜背”弓弧一致,卻并非易事。要靠熟練和手性,所謂“看事容易做事難”便是。米包子是用蒸籠蒸的,屬靖港小吃的“蒸貨”類。
吃米包子也非常有趣,如同茶道。茶道在喝茶前有一套“藝術”化的手續,不能馬馬虎虎用開水一沖就喝,米包子也是。吃米包子要買兩個,一手拿一個,一只手上的一個 “烏龜背”在掌而圓形平面朝天,另一只手上的一個也是“烏龜背”在掌圓形平面朝天,但須端平,因為攤販會把白糖撒在端平的一只上。白糖撒好后,把兩個“烏龜背”合攏起來,壓緊成一個圓包子,白糖則夾在了中間。這時,更可以張開大口一口一口咬米包子。
十三、杯子糕
靖港小吃中,杯子糕的制作似乎可以歸類到傳統手工藝中去,因為它的制作手續復雜而精細,需要手藝。做杯子糕有專門的模子——竹筒,竹筒上大下小,如同酒杯。竹筒大小還要一致,整整齊齊擺在蒸皮上,而后開始往空竹筒里“灌漿”,漿為不稀不濃的經過發酵的米糊。米糊裝在一個有嘴的銅壺內,師傅提起銅壺,倒茶般地把米糊倒進每一只竹筒杯中。不能倒在外邊,要倒得不坎不溢。功夫到家的師傅是一滴米糊也不會遺漏在竹筒外的,并且速度極快,一眨眼功夫數十只竹筒便填滿了米糊,其手藝可謂爐火純青。
杯子糕和米包子一樣,也要用優質的早稻“粒谷米”,一般稻米和晚稻米要不得。也要濕磨成極細極細的粉,也要發酵和摻純堿。不同的是,米包子蒸熟之前不放糖,杯子糕則在米粉中先拌白糖,并且還摻了干玫瑰花瓣以添其香。此外,蒸熟的米包子可直接用筷子夾,杯子糕則要用筷子從竹筒中戳出來,相對麻煩些。味道也是各有千秋,米包子細嫩耐咀嚼而淡中有甜,杯子糕細嫩綿軟而甜中含香。況且,一個是“烏龜”一個是“杯子”,可滿足食者對不同形狀之物的喜愛,而“烏龜”和“杯子”,其色潔白如玉,則又都是頗具觀賞性的小吃之一。
舊時,靖港街上杯子糕攤擔總是與米包子攤擔緊挨在一起擺放,象是哥倆好。其實,由相同原料和大體相同的做法而形狀不同的小吃,在靖港還有許多,攤販們為了避免“同行”相爭,才在形態上進行改進,發明出同種小吃的不同分枝。你賣你的米包子,我賣我的杯子糕,食者各取所需,誰也不侵犯誰,又何樂而不為?由此也可見出民風淳樸的古鎮讓風氣之一斑。
十四、蔥油粑粑
酥、脆、綿、軟,夾帶著蔥的特有香味的蔥油粑粑,喜食者甚眾。梁實秋贊之曰“蔥油餅太好吃,不需要菜!”倒是深知其味。相傳許多年前,靖港一位攤販經熟人介紹到長沙南門口,架起行頭炸蔥油粑粑,飄散的香氣吊人口味,立刻把長沙城里人吸引來嘗新鮮,爽!由此一傳十十傳百,靖港蔥油粑粑攤前的食客更是從早到晚絡繹不絕,靖港蔥油粑粑由此在長沙城里扎下了根,仿制者滿城皆是。后來,小吃名店火宮殿把那位靖港師傅找了去傳經送寶,從那以后,火宮殿除臭豆腐之外又多了一樣招牌小吃。
粳米是蔥油粑粑的原材料,還要摻少量現飯,先干磨成粉,加水調成糊狀,發酵后,放適量的鹽和切碎的蔥花,調勻備用。炸蔥油粑粑象炸蝦餅、春豆餅一樣,也有專門的模子,模子也是鐵制的,圓形帶柄,中間也有一根短小鐵棍,炸出來的粑粑中間就也有一個孔。把加了鹽和蔥花的糊填入模內,刮平,伸進沸滾的油中,待金黃色的粑粑與模子分離浮出油面,撈上來就是蔥油粑粑。
然而,要炸好蔥油粑粑卻非易事。最大的難點是發酵時間的掌握。一些欠內行的師傅就失敗在沒能掌握好發酵時間,不是因為發酵未成不得酥脆而堅硬如石,就是因發酵過度而過多的油鉆進粑粑里面,吃一口油往外淌,膩人,吃上一個都受不了,攤販還會因耗油過多而貼本。北方的蔥油餅為了避免油太多,不用菜油而用脂油丁,還要少放,并且油要熱而火要小。雖然北方的蔥油餅以面粉為原料,而一層層卷起來再夾蔥花,卻不知如果發酵適時,就是丟進滿滿一鍋滾油中,其餅也是不會“吃”油的。
蔥油粑粑最好吃的是外面的皮,既酥且脆。如果不酥不脆,那蔥油粑粑定是質量尚未過關之故。內里的“肉”則為綿軟,夾在“肉”里的蔥則依然青翠,如果“肉”不綿軟蔥不青翠,那也是質量尚未過關之故。
椿 卷
椿卷以椿樹芽作主要配料,因此叫椿卷。椿芽有一種特殊的香味,還帶些鮮,許多地方用它來煮蛋,蠻爽口的,是一道知名度相當高的菜。靖港人用椿來做小吃,應該是獨創,椿卷也是靖港小吃中最有特色的小吃之一。
椿芽從樹上摘下來,去其莖和粗葉,只留芽尖,芽尖又嫩又香也最鮮。芽尖切碎,炒肉絲,炒熟后入油鹽,備用。然后搟面皮,面皮需搟得薄薄的,再切成一塊塊巴掌大的塊。把炒熱的椿芽肉絲鋪在上面,還要放一根蔥頭,然后卷成一根條條。下油鍋炸,炸黃即熟。
只有在春天才有得椿卷吃,因此又叫春卷。到得夏天,椿樹上的芽都長成了老葉,做不得椿卷;秋冬兩季,樹都落光了葉子,做椿卷也就只是“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了。舊時,每當“春風又綠江南岸”之時,古鎮一棵棵椿樹上長出一爪爪暗紅色的椿芽,會做椿卷的小販,就會用竹篙去把椿芽打下來做椿卷。屆時,古鎮街街巷巷中便會彌漫起椿的特有香氣,炸椿卷的小販還時不時地吆喝一聲“吃——椿——卷——啰”,像是命令,大人小孩更會不失時機地去買椿卷吃。吃椿卷的時間頂多一個月,之后便銷聲匿跡,要到明年此時才又會有吃。嗜吃椿卷者總是盼星星盼月亮的盼著春天快快到來,一飽口福。
從前,在靖港經商的江西人最愛吃椿卷。江西人喜食椿,常常把椿芽乃至椿葉炒熟當蔬菜吃,卻不會把椿做成脆嫩鮮香的椿餅。不知江西人后來把靖港椿卷的做法帶回江西老家去否?
十五、臘肉糕
眾多靖港小吃中,臘肉糕可謂一枝獨秀,它也是除蝦餅之外又一帶葷鮮的小吃。從前臘肉糕還被當作“兩棲吃食”,既是小吃,又作零食。還可切成片,做冷盤擺上餐桌,下酒送飯,象是既可光口吃又可切片炒辣椒下火鍋的邵陽“豬血丸”。
臘肉糕也是糯米做的,也要先把米磨成粉,不過要在粉里邊摻進剁碎的臘肉皮。舊時靖港做臘肉糕的攤販都自己腌制臘肉,買回來豬肉皮,切成一塊塊長條,放在缸里腌過十天半月,拿出來掛在外邊,在太陽下曬得半干,然后用谷殼子和米糠燒出的煙去薰,直薰成金黃色。臘肉皮不比臘肉,可以當菜,難得煮爛,嚼不動。做臘肉糕要把它剁碎,碎得如米粒,摻到糯米和粳米混合的粉里,合勻,加水攬拌,再捏成一個個雞腿形的半成品,下油鍋炸。炸熟后的臘肉糕呈粉紅色,皮面上則起一層“雞皮砣”,象是真雞腿。乘熱最好吃,又脆又香又鮮,一口咬下去,內里的肉一絲絲,如同“雞絲”。冷卻后的臘肉糕會變硬,煮飯時放到飯面上或蒸籠中蒸一蒸,又會變軟,其味不變。
舊時,停靠溈河碼頭的烏舡子船上的船老板最愛買臘肉糕,一買買好幾十個,乘熱吃一二個,其余的放在船倉里,等卸貨,裝貨完畢。返航回寧鄉時,再把它切片炒辣椒,炒芹菜,下酒。往往回到家鄉還吃不完,就拿它當靖港特產,當禮品送給親戚朋友,讓他們也能嘗到靖港臘肉糕的好味道。
十六、餛飩
靖港人又把餛飩叫作餃餌 。大概是餛飩的制作和形狀與餃子大同小異吧。餛飩大概是外來“食種”,全國各地幾乎都有餛飩。靖港人拿來為我所用,使它成了靖港小吃中的佼佼者。并且靖港的餛飩制作技術還對外開放,長沙城里的數家有名的餛飩店,老板便是靖港人。
從前靖港街上餛飩做得最好的是徐秀蘭餃餌店,每天早上來吃餛飩者絡繹不絕,常常是客滿為患,遲來的便沒了座位,只好端了碗在店門口吃“站位”,再來遲些的,連站位也無,只好去別的餃餌店馬馬虎虎吃一碗。那徐秀蘭是個頗有經營頭腦的店主,就想出一個對策,獨家發行起了購物券似的餛飩條子,凡持有蓋了徐秀蘭餃面店印章條子者,不管什么時候來均可優先,一時間購條者甚眾。客源的流失也相對減少。后來一些靖港人把條子當作禮品,送給那些想吃徐秀蘭餛飩而不得的親戚朋友,此舉一時成為靖港飲食行業開先河之亮點。
其實,靖港街上各家餃餌店做的餛飩質量都不錯,都好吃,只是徐氏餛飩更勝一籌而已。靖港餛飩由來已久,代代相傳,其制作精益求精,遂臻完善。餛飩的制作也象手工面一樣,也要和面,而且和面的要求更高,不但也要和勻和熟,也要用杠子把面壓得有韌性,彈性而后已,還得把面皮搟得薄而又薄,薄得透明,且不碎不爛。餛飩餡要豬的里脊肉,里脊肉才細嫩易熟,并且要剁成“肉醬”方可。包餛飩:一手拿一根小 片,一只手讓面皮攤在手背的五指間, 片刮少許肉醬,往面皮上一抹,攤面皮的手迅速一包,一個小巧玲瓏的菱角樣的餛飩便出來了,速度相當快。包餛飩的高手,還沒等你看清楚,餛飩便出來了,象是變魔術。
靖港餛飩的做湯也十分老道,不象有的地方的餛飩,以為餛飩里邊已經包了豬肉,會“自來鮮”,其實不然,因為餛飩餡雖是鮮肉,卻包了一層皮,鮮只藏在里邊,鮮不了外面的湯。靖港餛飩的湯也和面、粉湯一樣,要用豬骨頭熬成的原湯,使其內外皆鮮。何況,湯中還有蔥花、芫荽來香,還要一小截酸菜來點綴,其味當然就更鮮美。
此外,下餛飩也很講究,這也是一碗餛飩成敗的關鍵。水要沸滾,餛飩下下去后既不能馬上撈起,也不能延時。撈得太性急,餛飩里邊的肉還是生的,遲遲撈上,皮會散開。要看時間,所謂“增之一分則長,減之一分則短。”用在下餛飩上也適合。徐氏餛鈍首屈一指的關鍵,也是在下餛飩一環的時間的把握上。
以上部分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出處不詳,請作者與本站聯系。